湖南打造"互联网+精准扶贫" "石牛寨模式"引关注
湖南新闻网长沙12月16日电 (记者 杨华峰)16日,“互联网+精准扶贫”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国内众多权威专家齐聚一堂,为地方“互联网+”发展把脉。
自去年以来,湖南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一系列举措中,颇具创新意义的是,该省提出“互联网+扶贫”思路。
当天,湖南本土嘉宾对外分享了具有代表性的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其中,平江石牛寨景区带动一个县致富的例子引发关注。
湖南平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至2014年底,全县还有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14.55万。但一条全透明高空玻璃桥的“诞生”,让平江开始借助旅游摘掉贫困的“帽子”。
今年,中惠旅旗下的平江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建成一条长约300米、垂直高达180米的全国首座全透明高空玻璃桥,并正式对外开放。高空体验的刺激感,吸引了大量省内外游客涌向平江县。逢假期,该县近400家酒店的入住率都在70%以上,县城中原本的“烂尾酒店”也成了投资商眼中的“香饽饽”,纷纷争夺经营权,希望能在旅游产业中尝到更多甜头。
年初,当地一位村民看到石牛寨愈发火爆的旅游现状,狠下心对外借款40万,在景区周边开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餐馆。不到一年时间,这位村民不仅还清欠款,还买回了一辆路虎豪车。
中惠旅景区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沛宇表示,8年前,在公司入驻平江县大坪乡开发景区时,当地几乎都是泥巴路,全村没有通电。村民晚上用的都是煤油灯。景区建成后,停车坪的一部分免费开放给农民卖特产。不少当地人也成为景区的员工,村民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因为石牛寨景区的火爆,原本所属区划的大坪乡已经更名为石牛寨镇。”
据悉,2015年,平江县旅游人次达920万,相当于去年的3倍,旅游产业创造的直接税收超过1000万。
“平江人把石牛寨景区依靠‘互联网+’优势带动旅游周边产业的发展,称之为‘石牛寨模式’,是‘造血式’的扶贫。”平江县副县长潘如意说。
肖沛宇认为,石牛寨的成功,不能单纯指向旅游产业的朝阳性,更多地是借助了“互联网+”的优势。“这个模式可以被复制到更多地方,用旅游产业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