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洗水工业园10月底投产运营 37家企业仍未完成整合
原标题:洗水工业园10月底投产运营 37家企业仍未完成整合
建设中的洗水工业园 谭清云 摄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廖明 通讯员 张小季
5月23日上午,家住芦淞区龙泉洗水工业园附近的市民刘世松又一次拨通市长热线。他所反映的,还是附近几家洗水企业夜间生产排黑烟的问题。
“多次投诉,每次都能得到环保部门的正面回复,但就是没能关停。”刘世松介绍,目前洗水企业并不景气,一般只在深夜短时间作业,环保部门难抓现行,即使抓到,过几天又会恢复生产。
“2011年,市里就提出洗水企业搬迁入园,但直到现在都没有实现。”刘世松对洗水工业园的建设进度,以及环保部门对洗水企业的整治打击力度,都十分不满。
洗水工业园10月底建成投运
洗水工业园建设进度到底如何?5月24日,记者前往探访。
在项目现场,2栋倒班房及7栋标准厂房已经全部封顶,污水处理厂正进行主体施工,主入口的1号桥梁,正在进行箱梁浇筑。
项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6月底,7栋标准厂房可完成外墙装修以及1、2层的室内装修,基本达到洗水企业搬迁入园安装机器设备的条件;污水处理厂和锅炉房,可在6月底完成主体施工,9月份完成设备调试,预计10月底可投入试运营;主入口的1号桥梁,6月份可初步具备通车条件,预计8月完成检测及初步验收;水电气已确定完整接入方案,预计10月完成水电气入园工作。
株洲新芦淞洗水工业园建设经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黄波称,按照目前的工作进度,洗水工业园可于10月底整体投产运营。
黄波介绍,洗水工业园按照“国内一流、全省第一”的目标建设,投入运营后,园区内统一供应清洁能源、统一收集、处理生产废水,届时,我市洗水行业“排黑水、冒黑烟”的历史将结束。
11家洗水企业不愿主动整合
“10月底,洗水工业园必须投入运营,不然,洗水企业的整合搬迁难以推动。”市环保局污染防治科科长刘清岸介绍,洗水工业园的建设远远落后于最初的计划进度,受此影响,城区37家洗水企业的整合搬迁工作,目前仍无实质性进展。
市洗水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市里的相关安排,去年,该协会即在内部开展整合协调,但至目前,37家洗水企业中,仅有26家有主动整合搬迁意愿。
“市里的要求是整合成为7家,但就目前表达出整合意愿的洗水企业来看,最多只能整合成为5家。”市洗水行业协会上述负责人称,上述26家洗水企业表达出主动整合搬迁意向的同时,还一致要求政府按照企业关闭标准,拿出相关补偿,否则难以整合到位。
对于上述要求,刘清岸称:“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刘清岸介绍,如果按照关闭企业的标准补偿,政府需要拿出补偿费用近7000万元。早在2012年,我市整治洗水企业时就已经发文,明确城区37家洗水企业为搬迁而非关闭,因此,即使有补偿,也是按照搬迁企业标准而非关闭企业标准。
“关停城区洗水企业,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主动整合的,就统一进入洗水工业园,不整合、不搬迁的,我们将严格按照新《环保法》,令其停产整顿,直至符合环保要求。”刘清岸说。
【短评】
主动整合才有生存余地
廖明
10月底,新的洗水工业园将投入运营,但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洗水企业试图混淆“关闭”与“搬迁”的性质,与政府部门坐地起价谈补偿,阻碍整合搬迁工作。
在笔者看来,这一行为实为不智。
且不说政府早已行文定性,就拿“流黑水”“冒黑烟”,常年遭市民投诉来讲,几家早已不符合环保要求且整改无望的污染企业,哪里有坐地起价谈补偿的本钱?
作为我市服饰产业上的重要一环,洗水工艺必不可少,但只要我市服饰产业发展良好,自然能够集聚产业下游环节的洗水企业,即便城区37家洗水企业最终不能整合入园,洗水工业园对外招商便是。
建设新的洗水工业园,引导原有洗水企业入园经营,目的是为我市洗水行业提供一个换挡升级的机会,洗水企业理应抓住这一契机,主动整合搬迁,如此才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