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好一江碧水|垃圾污水处理出妙招 景美人美“画”城乡

20.06.2018  01:14

长沙市望城区白箬铺镇居民正将垃圾进行分类。

岳阳华容县治河渡镇打捞河道垃圾。

岳阳市华容县注滋口污水处理厂。

湘江长沙枢纽坝上、下游船舶污水垃圾收集点。

  红网时刻6月19日讯(记者 卢欣)“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可这份诗情画意却常常被“屋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的尴尬景象所淹没。

  近日,记者走访望城、岳阳、长沙、常德等地,发现城乡洁净美丽,宜居宜游。记者了解到,为解决城乡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之痛,各地都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效果显著。

   垃圾处理

  望城区做到“垃圾不落地、垃圾不出村

  2015年,按照国家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的要求,湖南启动了农村垃圾五年专项治理,并创建了5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市。

  长沙市望城区主动向垃圾“围城”宣战。

  白箬铺镇环保站站长李志刚介绍,望城区率先在全区推行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机制,以垃圾两次分类减量制为核心,将有偿服务收费制、环卫工“三包”责任制、环卫理事会网格管理制、村规民约约束制、妇女儿童宣传参与制、“五老”义务监督评比制等六大制度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减量的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在垃圾分类减量制中,农户按照“五点”减量法(“卖一点”“沤一点”“烧一点”“埋一点”“收一点”)将垃圾进行第一次分类,达到减量60%,然后是环卫工人对垃圾进行第二次分类,实现减量30%。通过这两次分类,垃圾减量达到90%。以乔口镇大围陇村为例,每天产生垃圾总量由原来的3-4吨骤减到不足400斤。

  村规民约约束制,把履行环境卫生工作义务纳入办理低保、五保、计生、建房等手续的前置审查条件,未能履行环境卫生义务的村民,必须先搞好环境卫生方能办理相关手续。

  为激发民众积极性,望城区还进行“五老”义务监督评比制:聘请德高望重的“五老”成立义务监督小组,对各组每天环境卫生及环卫工工作到位情况进行打分,实行组与组、户与户之间的评比,评选先进组、“十佳庭院”“十佳清洁户”等,再给予奖励。

  望城区在推进城乡环卫设施标准化建设中,共建成14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农村改水改厕5.15万余座,2015年新建压缩式垃圾中转站30余座、配备垃圾桶4万余个,大幅改善了环境卫生条件。

   污水处理

  洞庭湖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3个

  城乡污水问题在水里,答案在岸上。

  2016年,湖南省住建厅牵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河湖沿岸垃圾清理专项行动,包括“一湖四水”岸边垃圾清理和村镇垃圾收运体系建设,累计清理河湖岸线4463公里,清理陈年垃圾36.19万吨;新建(改造)乡镇垃圾中转站和村级垃圾收集点462个和5268个,建成18个船舶垃圾收集点。湖区所有村庄全部建立日常保洁机制,配备村庄保洁员26702人。

  截至目前,洞庭湖321个乡镇中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63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为19%。

  同时,在2017筑博会期间,省住建厅组织召开了湖南省村镇环境综合治理高峰论坛,邀请污水治理的专家对政策和成功案例进行解读和分享,将集中式治理和分散式治理有机结合,为各县(市、区)确定污水治理模式及技术提供更多支持。

   黑臭水体治理

  昔日“龙须沟”变成生态廊道

  圭塘河发源于雨花区跳马镇石门村鸭巢冲水库,在黎托乡花桥村汇入浏阳河,全程约28.3km,沿岸居民将其称为“母亲河”。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河岸的稻田、山地,逐渐被拔地而起的高楼代替,大量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直排河里,各种生活垃圾也被投入河中,圭塘河成了污浊的“龙须沟”。

  6月19日,记者漫步圭塘河沿岸,发现水清岸绿,河道两边亭台廊道;深吸一口,空气清新;走上一段,潺潺流水带来丝丝清凉。如今,“龙须沟”变成了风景优美的“生态河”,居民竖起大拇指。

  而另一边,常德市贯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推进黑臭水体整治,通过城市大、中、小海绵并重构建、合流制污水末端有效处理、按流域综合治理黑臭水体等系列措施,花费近10年时间,将穿紫河黑臭水体打造成碧波荡漾、供居民休闲娱乐的生态河。

  截至2018年4月底,全省地级城市累计完成投资233亿元,消除131个,消除比例达到77%;其中长沙市24个黑臭水体全部消除,消除比例达到100%,岳阳市消除20个、郴州市消除5个,均已完成国家年度目标。

长沙望城区出台多项举措 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3300米护栏保护水源地   长沙望城区湖南红网
垃圾强制分类 机关单位带头
   长沙县垃圾分类开设四分类收集驿站,星沙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