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抓好未成年人法制教育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08.2015  11:3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法制宣传教育遇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未成年人普法教育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十分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重视和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既是落实邓小平同志关于“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工作要求,也是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民主工程,还是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长沙县教育系统将加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做为一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来抓紧抓好抓落实。

一是从摆重位置入手。 长沙县教育局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推进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突出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在全民普法中的位置,把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列为普法规划和各年度普法计划的重要内容,把在校学生的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同时,紧密结合未成年人自身特点,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明确努力方向,细化目标任务,落实职责分工,围绕“加强青少年教育、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中心,突出工作重点,狠抓薄弱环节,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合力攻关,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育、维权、挽救等工作,为全县未成年人营造了学法守法的良好氛围。

二是从创新载体立足。 首先,抓好普法队伍建设。全县完小以上学校均配备了法制副校长,明确了法制副校长的职责,要求每学期为师生至少做一次以上的法制报告,在学生中开展遵纪守法的养成教育,对师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普法宣传,培养广大师生和家长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多年来,各学校法制教育确保了“计划、师资、课时、教材”四落实,效果明显。其二,抓好普法宣传教育。一方面,充分运用新闻媒体加强宣传声势,组织法制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等大型教育活动,切实营造全社会都关心重视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各中小学校通过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进行法制宣传,采用国旗下的讲话、演讲比赛、校班队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同时,通过组织师生收看法制专题节目、开办模拟法庭、开展法制知识竞赛、举办师德征文等形式,大大增强了师生的民主法治意识。其三,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适应国家新课程改革模式,把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并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充分发挥德育基地作用,积极组织学生参观黄兴、开慧、特立、维汉纪念馆,举行入队入团宣誓仪式以及成年人宣誓仪式,缅怀先驱丰功伟绩,追忆烈士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从确保长效着力。 首先,抓制度建设。根据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实践,县教育局进一步建立完善了一系列制度,依据《宪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系列文件,使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其二,抓平安创建。以创建安全文明单位(社区)活动为载体,扎实抓好学校、社区、农村基层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特别是学校,根据综治委提出校园创安要求,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出创建工作方案,建立了“创安”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把“创安”工作作为年终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大大增强了自防自治能力,预防案件发生,不少学校建立了护校队,配备了治安管理人员。其三,抓综合整治。每年都组织公安、工商、文化、广电等部门对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专项清理整顿,着力治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社会现象,严肃查处非法经营场所。同时,在县综治办的统一组织下,联合各部门组织开展了学校周边网吧整治行动。联合县文体局、公安局、工商局、消防、电信等部门,以打击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行为、打击黑网吧、打击黄色网站和暴力、色情网站为重点,对学校周边营业性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进行了清理整顿,对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等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了整治和管理。以整治大、中、小学校周围200米内环境为切入点,落实“黑网吧”整治责任机制,配合县文化市场稽查大队执法人员采取日常巡回清查和突击检查方式,优化学校周边环境,净化社会风气,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