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中小学生意外伤害溺水居首 多因缺乏安全意识所致
星辰在线8月20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根据长沙市疾控中心对全市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数据分析显示,近三年来,长沙市最常见的学生意外伤害中,“溺水”居首位。而《中国死因监测数据集(2014年)》数据显示,“伤害”排在1-14岁儿童青少年死因的第一位,全国每年1-14岁人群因伤害死亡人数超过6万,死亡率达15.97/10万。其中,溺水排在伤害死亡因素的第一位,每年死亡人数约2.6万,死亡率为6.80/10万,即每年每10万1-14岁人群中有近7人因溺水死亡。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暑假期间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更是频发。
如何预防青少年溺水呢?
长沙市疾控中心提醒,开放性的江、河、湖泊、水库、水塘等是发生溺水死亡的高危区域,一般情况下不宜游泳。特别是在没有大人照看和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青少年应禁止私自去这些水域游泳。在恶劣天气如雷雨、刮风、天气突变等情况下,也不宜游泳。如果去游泳馆游泳,家长应先查看游泳馆的资质,在硬件、救生员、急救器材及药品等方面是否有保障。游泳时家长更应全程照看,确保游泳安全。中耳炎、心脏病、皮肤病、癫痫、红眼病等疾病患者,感冒、发热、精神疲倦、身体无力者都不要去游泳。否则,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还容易发生抽筋和意外,甚至危及生命。参加剧烈运动后,不能立即游泳。尤其是在满身大汗,浑身发热的情况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则易引起抽筋、感冒等。家长须落实监护职责,加强对儿童的看护,避免因照看疏忽而发生溺水意外;家长、学校应经常加强对儿童青少年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开放性水域应该加强监管,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如设立醒目的警示标志;尽可能设置护栏等安全隔离或封闭措施等。
青少年溺水要如何自救呢?
溺水后要保持冷静,避免慌张,不胡乱挣扎;及时甩掉鞋子,扔掉身上的重物,减轻身体重量;大声呼救,引起附近的人注意,以获得救援机会;如果有人相救,溺水者要尽量放松,绝不可紧紧抱住施救者。否则,将影响施救者施救,轻则拖延施救时间,重则可能导致施救者和被救者双双溺亡的事故发生。不熟悉水性的溺水者自救时要采取边拍水边呼救的方式,尽量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此时千万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会游泳的溺水者千万不要惊慌,一定要保持镇静,停止游动,先吸一口气,仰面浮于水面,并根据不同部位采取不同方法进行自救。如果腿抽筋,可使身体成仰卧姿势,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上拉,使抽筋腿伸直,并用另一腿踩水,另一手划水,帮助身体上浮,这样连续多次即可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