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名中学生首开湖南研学旅行 感受闽南茶文化

15.12.2015  16:34

  

  参加研学旅行的同学正在进行小组讨论和课题探讨。胡思 摄

   星辰在线12月15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岳霞 实习生 刘湘俊) 104名学生,6名导师,3000公里。今日上午,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初一学子们开启了“行走中的人文课堂”,行走在去闽南的路上。他们将从湘文化走到闽南文化,他们将与六位导师一起感受闽南茶文化,探究华侨对于闽南文化的影响等。这不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是一场“行前定课题、行中重体验、行后有展示”的研学之旅。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表示,这次到闽南的研学之旅,是学校创新育人模式的一次尝试。这也是长沙首次由中学推出的研学旅行。

  “所谓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倡导、并已在部分省市试点,学生抽出一个星期左右时间进入社会开展‘课程’学习。”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介绍,研学旅行自2013年教育部已在安徽、江苏等8省574所学校试点,截至2014年底,约60多万名学生参加。

  “秉承探索之精神,鼓足骑士之勇气,凝聚团队之力量,迈出坚毅之步伐,开拓研学之未来。”启动仪式上,104名学生戴着校长颁发的研学旅行勇士勋章,铿锵有力地发誓。

  参与出发仪式的长沙市教育局副局长缪雅琴表示,湘郡未来实验学校的研学旅行,开创了长沙市学期内校外研学旅行的先河,“希望学生一路上多了解、多思考、多交流……在自然和社会中找到课本知识的每一个出处和应用。找到‘为了什么而读书’的答案,为将来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也希望学生能成为湖湘文化与闽南文化沟通的使者。在来回近3000公里的路上,把长沙和厦门两个全国文明城市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等做深入比较,也要认真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以便回来后和同学、家人分享。”

  “去年湘郡未来拍了《一年级》,也引发了社会对教育的讨论热潮,今年我们再首推‘研学旅行’,也是吃了第一只螃蟹。教育不是表演,不能过分追求精致。教育要常态、丰实、多样,要强化学科的实践和综合实践育人,期待全体师生们平安返湘,满载而归。 ”湘郡未来实验学校校长高晓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