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委召开2015年省属高校财建工作视频会
4月27日下午,2015年省属高校财建工作视频会在长沙召开,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高校财建工作新常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绩效和法治的三个理念,坚持勤俭办学、绩效管理和依法理财,扎实抓好高校财务、基建、后勤、国有资产、教育内部审计和学生资助等领域重点工作。
会上,省教育厅副厅长肖国安代表厅党组对去年的省属高校财务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对高校财建领域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主任彭龙祥就抓好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陈祥东处长就如何切实提高高校财务工作水平提出了指导性建议。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工委委员、纪检组长、纪工委书记周德义出席会议,会议由徐伟副巡视员主持。
陈祥东在会上指出,省属高校要在建设教育强省、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从三个方面切实加强财务工作:加强经费投入,严格执行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和标准,严格控制高校债务,防止债务余额反弹;加快预算执行,抓住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这两个关键,加快预算执行进度;聚焦高校发展规划问题,力争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基本建设项目,确保项目高质量推进。
彭龙祥指出,近年来我省省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问题集中体现在基建工程、财务资产、科研经费、招生考试等七个方面。当前,要果断行动,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紧紧抓住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落实,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积极营造良好的环境,为省属高校发展提供保障。
会上,肖国安充分肯定了2014年全省高校财建系统取得的成绩。去年,教育投入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监管力度逐步加大,为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高校经费投入与事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制度不完善和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还存在,必须高度重视。
肖国安对当前高校财建工作面临五个方面的新常态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这种新常态体现在:财政教育投入进入缓慢增长阶段,高校财务供需矛盾长期存在;高等教育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高校投入保障更加注重质量提升;新预算法公布和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高校财建工作方式、方法发生深刻变化;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高校财建工作内外监管力度同步加大;在从严治党、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财建领域将成为监控重点。面对新常态,各高校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绩效和法治等三个理念,坚持勤俭办学、绩效管理和依法理财。
在对省属高校财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时,肖国安强调,要多措并举努力提高经费保障能力,改革预算方式方法,严格预算刚性,加强财务监管;基建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规划理念,坚持民主科学决策,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提高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水平;后勤工作要进一步强化服务理念,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突出抓好学生食堂、公寓管理,继续做好社会化学生公寓、食堂处置工作,大力推进“两型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国有资产管理工作要摸清家底,查明管理“漏洞”,强化分类管理、动态管理和过程监管;教育内部审计工作要完善管理体制,拓展审计内容,加强重点领域审计,强化审计整改督查;学生资助工作要以“落实精准资助,提高资助效益”为目标,完善资助政策,不断提高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肖国安还进一步强调,要从加强工作领导、监督问责、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和防控廉政风险等五个方面抓好高校财建工作落实。
为发挥榜样校的示范效应,会议还安排了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吉首大学和衡阳师范学院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湖南师范大学王善平副校长介绍了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做法。湘潭大学戴飞军副校长介绍了该校“分线预算,分类控制”预算思路和方法。湖南科技大学胡石其副校长介绍了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和精细化管理的食堂管理思路。吉首大学白晋湘校长介绍了预算执行情况与决算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管理效益审计等特色经验。衡阳师范学院聂东明副校长介绍了基建项目建设前、建设中、建设后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