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2016年一季度种植业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来,区农业局以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鼎城资源优势,转方式、调结构,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推进各项工作,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一季度种植业经济形势
1、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从今年2月区农业局开展的种植意向调查情况分析,今年我区的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呈“两增一减”:粮食、油菜种植面积增加,棉花种植面积减少。预计全年全区农作物计划种植面积309.1万亩,比上年增加7.4万亩,增2.48%。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87.2万亩,比上年增加0.8万亩,增0.43%;棉花种植面积12.9万亩,比上年减少2.49万亩,减16.18%;油菜种植面积60万亩,比上年增加0.62万亩,增1.04%;蔬菜种植面积30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绿肥13万亩,比上年增加8.24万亩。
2、春耕生产进展顺利。今年春播期间天气较好,未发生重大气象灾害,有利于早稻等春播作物的播种育秧。截止4月10日,全区累计完成春播作物面积95.8万亩,其中,全区80万亩抛秧(其中早稻专业化育秧7.62万亩),占计划的100%;播种春玉米0.3万亩、蔬菜13.7万亩、果用瓜1.8万亩;棉花正在制作营养钵和整理苗床,4月中下旬完成播种。
3、春收作物形势较好。今年,全区春收作物面积100.5万亩,比上年增加12.88万亩。今年春季天气较好,油菜等春收作物长势较好,增产在望。其中:全区春收粮食收获面积6.1万亩,与上年持平;总产1.2万吨,比上年增0.05万吨,增4.3%;全区油菜收获面积58.4万亩,较上年减1.0万亩,目前油菜处于结荚成熟期,一类苗占60%,二类苗占30%,三类苗占20%,预计亩产120公斤,与上年增加6公斤/亩,总产菜籽7.08万吨,比上年增加0.06万吨;春收蔬菜15万亩、绿肥15万亩、青饲料6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
4、农资价格情况。今年的农资价格呈下降趋势,市场供应较充足。3月下旬,国产尿素1550元/吨,较上年同期跌250元/吨,跌13.89%;碳酸氢铵680元/吨,较上年同期跌20元/吨,跌2.86%;普通过磷酸钙500元/吨,较上年同期跌150元/吨,跌23.08%;钙镁磷肥500元/吨,较上年同期跌100元/吨,跌20%;国产氯化钾2800元/吨,较上年同期跌300元/吨,跌9.68%;45%复混肥:3000元/吨,较上年同期涨300元/吨,涨10%;地膜14000元/吨,较去年同期持平。常规早稻种子7元/公斤,较上年同期持平;杂交早稻种子32元/公斤左右,较上年同期跌3元/公斤;棉花种子35元/包(每包350克),较上年同期跌5元/包;农药市场整体平稳,供应充足,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波动不大。
二、所做主要工作
1、抓调查调研。2月18日,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总结了201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度农业农村工作,并安排了10个调查调研课题,对今年的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安排。3月上旬,区农业局组织7个调研小组,进村入户开展春耕备耕调研,通过调研,掌握了解农民的种植意向、春耕备耕、农资价格和市场供求、农业生产新动向、新问题等情况,为决策和指导今年的农业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3月7日~9日,区委区政府组织考察组,到江苏省射阳县专题学习考察联耕联种工作经验,计划在十美堂镇、镇德桥镇、谢家铺镇、黄土店镇等4个乡镇,选择5个村开展联耕联种试点,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新塔式模式。
2、抓宣传培训。3月4日,区农业局召开二层骨干会,学习传达了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农业部春耕生产视频会议精神。局属各单位集中学习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上级会议精神,明确了今年农业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鼎城区2016年农业生产指导性计划,将今年的粮食、油菜、蔬菜、绿肥等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超级稻和优质稻推广等计划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场、街道)。
3、抓技术培训。广大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指导。3月10日,区农业局组织全区种粮大户、专业化育秧主体、合作社负责人等,共100余人,就今年早稻集中育秧、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进行培训。今年来,区农业局共印发各类技术资料3万余份,到各乡镇、村、组举办培训班30余期次。
4、抓责任落实。1月19日,区政府召开早稻集中育秧工作会议,将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场、街道)。区农业局实行班子成员联片、技术人员包乡镇(场、街道)督导指导责任制;每个专业化集中育秧主体明确“一点两人”负责技术指导。3月1日~4日,区政府组织7个督查组,对22个乡镇(场、街道)采取现场查看会议记录、任务分解落实文件、“一点两人”台账、出台的扶持政策文件等相关资料,实地查看集中育秧点的秧田、育秧物资准备等情况,走访育秧主体和农户,核实计划分解、任务落实情况,“一点两人”履行职责等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3月1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农业农村、扶贫开发暨全面建成小康工作会议,对全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将全年的农业生产的指导性计划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场、街道),并与各乡镇(场、街道)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状。4月11~13日,区政府组织7个验收小组,对今年的早稻专业化集中育秧进行现场实测验收。
5、抓农资打假。为切实加大假劣农资查处力度,自3月中旬以来,组织区农资打假成员单位,在全区开展了2次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加强农资市场日常监管。今年来,区农业局共出去执法人员50多人,抽查农资门店150多家,抽检农资样品28批次,其中:农作物种子16批次、肥料5批次、农药7批次,立案6起,确保了农民用上放心农业投入品。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结构调整难度大。主要是主产棉区棉田改植农户,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改植作物种什么不确定。今年全区棉花改植预计面积在2.9万亩,部分农户目前还没有确定改种什么作物。特别是长期植棉的旱地改种水稻,旱改水之后第一年可能出现水稻结实率不高;二是改植作物的市场销路不确定;三是改植作物不集中连片,特别是改植水稻,与旱作物插花,影响排灌和机械作业。另外,柑桔产业受市场因素影响持续滑坡,绿肥生产恢复不足。近年来鼎城区柑桔产业持续滑坡,柑桔销售收入抵不上采摘工资,部分农户橘园管理粗放,毁园改植面积逐年增加。调查45户柑橘面积18亩,比上年减少1.4亩。
2、种粮大户困难多。调查走访种粮大户发现,目前的种粮大户存在两个方面的突出难题:一是流转耕地不集中,给机械作业、日常管理带来较大难度,影响种粮大户的规模效益。部分种粮大户由于流转面积较大,劳动力不足,偏远田、缺水田只好种植一季稻。二是生产资金不足。
3、留守的务农劳动不足。调查发现务工收入占家庭年收入的74%。务工劳动力均为年青力壮人员,留守劳动力多数年龄偏大,40岁以下人员均未在家务农,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机械作业和雇工价格持续走高。2016年,水田耕地每亩每季160~180元、机械收割预计每亩100元、普遍雇工120元(留守的劳动力,管一天的餐费)。
四、后段的工作计划
1、突出经营主体培育,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作为现代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坚持适度规模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等生产要素流转,大力发展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推进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规模化。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00人,打造一批现代农业建设领头雁。2016年,全区新培育种粮大户500家、家庭农场1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0家以上。
2、突出农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围绕优质稻米、城郊蔬菜、特色水果、乡村旅游等产业,建立湘米工程、十美堂等乡镇的油菜、牛鼻滩和许家桥的蔬菜、区园艺场示范园区、乡村旅游等一批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区。要走主打品牌引领之路,采取企业主体、政府扶植、社会支持的方式,加强农产品品牌创建、营销和推介,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竞争力的优势品牌、知名品牌和公共品牌,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3、突出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农业执法监管力度。深入推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创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重点搞好乡镇监管体系条件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能力建设,探索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严格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持续推进农业标准化,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园区建设、基地建设和“三品一标”认证与管理。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农业投入品监管、耕地质量管理、植物检疫、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构筑农业生产安全屏障。加大宣传培训、监督巡查、抽样检测、专项整治、案件查处等工作力度,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4、创新推广服务方式,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果。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为基础,搞好新品种和新技术配套组装,加大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提升、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肥防控等新技术推广力度,深入推进粮油高产创建,积极开展培训指导,搞好办点示范。探索应用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新农业信息、市场信息、电子商务等多种服务模式,更好服务鼎城现代农业建设。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代耕、代育、代插、代防、代管、代烘等托管式、保姆式社会化服务。
5、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积极搞好项目开发和项目储备,建立项目库。加强与各级主管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相关项目落户鼎城。加快农业开发开放,抢抓各类资本投入转向农业农村的机遇,策划包装一批农业重大项目,继续组建农业招商专业队伍,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积极扩大我区优质农产品出口。严格按照方案要求,搞好粮食产能工程、农业专项资金项目实施,确保项目效果。认真实施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结合鼎城实际研究制定并实施好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补贴,大力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