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青年追梦现代农业 以家乡为“画板”让梦想开花

18.10.2014  00:04

在邓登文复读四年考上西安美术学院的时候,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长吁一口气,他终于可以离开土地摘掉农民这顶“帽子”。

留校任教,开工作室,创办美术培训机构,资质优异的邓登文如人所料地取得了励志般的成功。然而, 14年后,小有所成的邓登文却给自己的人生来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大拐弯” , 重新回乡创业,戴上农民的“帽子”。

今年 34 岁的邓登文,是常宁市洋泉镇人,2003年在他复读了四年后终于如愿的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大学期间由于各方面表现优异,2007年毕业后便留校任教,并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深得同事、学生和合作伙伴的喜爱。成绩并没有让邓登文满足,有了一定资本和社会经验,他选择了辞职创业。2009年,邓登文和朋友合伙在深圳创办了一个美术培训机构,一年可给他带来近百万的收入,他把父母接到深圳,一家人过上了城市生活。在深圳,邓登文不仅收获了事业,还遇到了妻子廖正芬。廖正芬是永州人,中南林业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深圳广发银行上班。在朋友的介绍和撮合下,邓登文和廖正芬很快坠人爱河,并组建家庭。正当家人和朋友都为邓登文的幸福生活喝彩时,他却又有了新想法。2010年,他又做出了一个让身边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回乡创业。

创业难,回农村创业更难。创业路上,邓登文面对周围人一次次不理解和重重阻挠,却从未想过退缩,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家乡发起一场“健康、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的农业革命,因为那里才是他的梦。

要从一个油画画家过渡成农业专家并发起一场农业革命,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回乡后,邓登文把全市各个乡镇跑了个遍,察看地势和土质,然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个月,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确立了目标,并给自己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成立一家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并在五年内做成全国龙头企业。确定了目标和方向,邓登文立即启动实施。 2010年底,邓登文创办了煜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并在蓬塘乡承包了1000余亩地种植翠冠梨,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在邓登文的创业路上,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妻子廖正芬和大学同学刘伟峰。为了能圆丈夫的庄园梦,廖正芬在生下儿子后便辞去了月薪过万的工作,抱着儿子回到了乡下,与邓登文一起上山下地,编织同一个梦。现在儿子已经快四岁了,看着满山的果实和身边活泼的儿子,廖正芬笑着说:他的选择永远都是对的!

和廖正芬追随爱人不同,刘伟峰却是撇下妻子、孩子,从家乡甘肃跟着邓登文来到这个山沟沟里当“农民”。在来常宁之前,刘伟峰在西安做艺术品销售,也算跟专业有关,收人也很可观。之所以放弃与爱好有关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来到这个气候、饮食都很难适应的南方小村庄,刘伟峰说因为邓登文和他有着一样的梦,他要和邓登文一起实现这个梦。

邓登文对圆梦有很明确的规划: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展绿色农业,把公司打造成湘南具有影响力的立体化、规模化和集约式现代农业企业;第二步,引进世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模式把公司打造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第三步,把“健康、绿色、环保、可特续发展、生态循环”的理念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新农村,把农村建成田园城市,让农民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也让城里人过上田园生活,回归自然。

邓登文与刘伟峰实现梦想的第一步走得很成功,煜文农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是一家集水果、蔬菜、油茶、水稻、绿化苗木、秸秆综合开发与利用、农业技术咨询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企业,翠冠梨、酥脆枣、樱桃、枇杷、奇异果等水果基地,黑山羊、土鸡、黄牛放养基地和清水鱼养殖基地分布于蓬塘、柏坊、洋泉等乡镇,占地面积共5000余亩,总投资规模达1010万元。邓登文计划,未来五年将新增融、投资13亿元来扩大生产基地。今年底,一直筹备的休闲庄园也将开业迎客,他坚定地说,他一定会实现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