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揭秘筋膜学说“拨针”临床疗法

28.12.2015  19:03

岳阳权健医院诊治楼一角 记者 李干成 摄

岳阳权健筋膜学“拨针”宣传栏 记者 李干成 摄

岳阳权健医院住院楼一角 记者 李干成 摄

华声在线岳阳12月27日讯(记者 李干成)“拨针”特效微创松解临床治疗是一种新型发明针具,有其新理论“肌源性、腱性筋膜劳损”(简称筋膜学)曾发表于《中国中医药报》等报。“筋膜学”及“筋膜理论”“骨膜效应理论”为人群带来无限生机,为医学界增添一种新创,为患者症治带来福音。近日,记者从岳阳权健医院获悉,拨针筋膜松解术专家巡回诊治,可以对患者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其手术比大型临床手术时间短、融经络贯通见效快,缓解而治愈效果非常明显,针对不同类型的入院患者能准确找出病症所在。该院秉承“医德至上、医技至精、服务至诚”办院特色,通过以温馨提示、爱心交流、医养结合调理并举,营造温馨医院氛围,让每一位患者获得温暖的关心,赢得了许多患者好评与赞誉。

据悉,“筋膜理论”是经过长期从事临床解剖学研究,秉承发育生物学基础提出人体新的解剖学分科方法的学说。以“拨针”为器械的治疗方法,在人体对颈、腰、膝各部软组织损伤极有很好疗效。以“筋膜理论”指导为基础,在治疗过程中,得气传感于有酸痛之处,其痛若失。与《内经》中“气致痛所,其痛若失”完全一样。该院筋膜专家组成员吴湘莲表示,理解解剖、定位准确、操作熟娴、在治疗手术中可突破中医学中不可重复应用的问题;以“骨膜效应”为理论依据。临床上对软组织损伤有很好的疗效。它反映出了经络学说中的“双向调节”作用,如病变部位发热的会发凉、发冷的部位会发热,以“骨膜效应理论”为指导,曾治疗许多鼻塞病人,一般针完鼻赛就通,可以说要哪一边通就哪一边通;在经络敏感的人身上,在头部用针灸针,针感会波及全身。比如岳阳县任某,41岁,在神庭穴扎针,向四周调其针感,当针探刺于右面攒竹时,患者原来右面就酸痛的地方出现酸痛感觉,后调针于上星,患者诉其右下肢便有一种吹风式爽凉感,留针半小时,针左面时调针使左下肢也会呈现吹风样的凉感,半小时后取针,患者会感到全身从末有过的舒服感。

与此同时,该院病房一位患者钱某,男,42岁,河南信阳人,现居住岳阳,自从10年前患强直性脊柱炎病缠身,疼痛难忍,夜间难以入睡,严重、即为支离破碎地影响家庭生活,十年间徘徊寻访,曾到北京,河南,广州多地就医,大大小小医院串门数十家,症状未见明显好转。他告诉记者,通过一次经颈部、腰部、骶髂关节部位施行筋膜松解术治疗,当晚睡眠明显好转,腰杆也挺直了,虽然只是初见成效,但感觉到是一种忒新的潜意识在鼓励着。筋膜专家坦言,这种病经过三到四次拨针术就可以恢复,也不会复发。目前患者正处于康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