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政与环政管理要实现六个转变 ——专访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总工程师尹学朗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湖南省作为全国的“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矿业经济是全省重要的支柱和基础产业。经历多轮整治和整合后的湖南矿业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矿业经济不仅面临矿业集中度不高、精深加工不强以及保障能力不足等老问题,更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大, 矿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中央、省级矿山企业总体利润水平下降、私营中小矿山企业普遍亏损,中央投入的地勘资金和社会投资减少,省内资源开发后劲不足以及矿业权市场持续低迷的新常态。
那么,在新的形势下,湖南省将如何通过改革来带动矿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矿业的科学发展?近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总工程师尹学朗。
记者:党的十八大之后,各个领域的改革如火如荼,并且成效显著。您认为,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应当如何进行?
尹学朗:我个人认为,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按照习总书记关于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把国土资源部门的改革,主动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融入到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大局之中。
记者:在您看来,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面临的大局是什么呢?
尹学朗:有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国土资源工作的大局,今年年初,姜大明部长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姜部长说,什么是大局?科学发展是大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大局,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道路是大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的部署是大局,中央提出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同样是大局。
国土资源是生活之基、生产之要、财富之源、生态之本,支撑各行各业,关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国土资源是重要的自然生产力,是现实生产力的基础和构成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和根本性作用,事关“四化”同步和整个现代化进程。这是国土资源在大局中的作用。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与认识,国土资源部党组提出把“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土资源工作在大局中的定位。当然,这个定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找准国土资源工作在大局中的职责定位。
记者:那么,具体到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和国土资源大局是什么呢?在这种大局之下,湖南省在深化国土资源管理特别是矿政管理改革方面有哪些思路呢?
尹学朗:目前,我觉得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就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湖南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大局就是外塑形象,内强管理,上寻支持,下夯基础。
去年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和随后召开的全国地质环境工作会议,提出了地政、矿政、环政和测政(土地资源管理、地质勘查与矿产资源管理、地质环境管理与地理测绘管理)“四位一体”的国土资源管理理念和要求,这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全面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就矿政和环政管理工作而言,我觉得从现在开始到今后一段时期,要重点围绕六大方面来推进和深化改革:一是从“重发证”向“重发展”转变;二是从“重微观” 向“重宏观”转变;三是从“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四是从“重外延”向“重内涵”转变;五是从“重救灾”向“重防灾”转变;六是从“重部门”向“重政府”转变。
记者:我们想,这是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能不能请您着重诠释一下这“六个转变”?
尹学朗:首先,我讲讲如何从“重发证”向“重发展”转变。无论是矿政还是环政,我们原来整个制度的设计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探矿证、采矿证、资格证来展开的。如何把证发好,好像成了矿政管理和环政管理的中心任务。厅里几个对口的处室也好,技术支撑单位也好,还有市县的国土资源部门负责矿政和环政工作的同志,几乎天天都在忙着看资料,审报告,没完没了。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我觉得必须迅速改善这种局面,把政策与制度的设计及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促进发展上来。具体地讲,我们将采取这样一些政策和措施,包括:加速推进整装勘查,寻找大中型的急需、急缺的矿产基地;深度整合一批矿山,引进一批大型的矿业集团,推进矿业资产的重组,建设一批重大的矿业基地,建设一批新型的矿业产业园区;加快地质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们要着眼于推进全省矿业经济的发展,形成新型的矿业产业体系,加快实现湖南省人民政府提出的万亿产值、千亿利税的目标。近期,我们将着手研究出台保障湖南矿业稳增长的政策措施。
第二个方面的改革就是从“重微观”向“重宏观”转变。在过去,地质勘查工作也好,地质灾害防治也好,矿产资源的开发也好,我们的侧重点都是以矿区、矿点及灾害点为工作对象;对以矿业的聚集区作为对象、以产业链作为对象及以行政区域作为工作对象,我们重视不够。因此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把工作的视角进行调整,参照湖南省人民政府抓县域经济、抓区域经济的做法,重点实施以县域为对象的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和地质灾害的综合整治,连片推动、整县推进,形成加强以县域方位为主体的矿政管理工作的政策措施。
第三个方面是从“重审批”向“重服务”转变。也就是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和下放审行政批权限。在这方面,我们将采取三项政策措施。
第一项是大幅减少矿业权人的负担,出台改革矿业权审批的相关意见,重点是减少编制资料的负担,降低矿业权人的经济负担,减少车马劳顿的负担。精简资料,我们现在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经济负担,我们正在研究中介服务的收费标准,力求大幅度地降低中介服务的收费标准,按照成本加微利的办法出台相关的量化标准。同时,从今年年底开始,我们将推动网上的行政审批,就是说,县里可以直接往省里申报。
第二项措施就是直接开辟省厅到达矿山的绿色通道。我们原来按照从省到市、市到县、县到乡、乡到矿山这样的层级来实施管理,一项指令到了矿山以后就变了味道。比如,我们曾有意识地安排过两次数据收集,但由于环节过多,收集上来的信息没有一次是完整的,没有一次是最新的。所以我们下决心建立从省厅直达矿山的矿产资源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目前这个平台已经建立。今后省厅的指令可以直达矿山,矿山的诉求可以直达省厅,中间再没有那么多复杂的环节与手续。
第三个措施是启动“深边部找矿专项工程”。在湖南省开展的这一轮整顿关闭矿山的行动以后,对保留的矿山,我们将支持他们规范开发,规模开发。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之上,那些有潜力的矿山,我们将安排“深边部找矿专项工程”。
第四个方面是实现从“重外延”向“重内涵”的转变。在矿业权的投放数量要压缩。三年内,关闭非煤矿山1130家;两年内,关闭小煤矿440家。在矿业权的投放质量方面,要出台具体的政策,不达到一定规模的不投向市场,达不到一定工作程度的不投向市场,达不到开发利用条件的不投向市场。
在现有矿山的转型升级上,坚持扩产提质,扩大单个矿山的面积。新投放的采矿权,矿山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此外,我们在内部组织的构建、技术队伍的建设方面也将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我们提出了三句话:队伍要瘦身,资质要限额,竞争要引入。队伍要瘦身就是说,要培养一批骨干的队伍,“夫妻店”、“父子店”将没有生存的空间。资质要限额是说,今后资质资格要按照关一设一的办法,不再增添新的资质。下一步,我们还要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在地质勘查项目中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全面推进竞争。
第五个方面的改革是从“重救灾”向“重防灾”转变。从现在开始,我们将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开展湖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建设,确实把工作的重点从灾后的治理转向灾前的预防上面。实施“五大工程”,实现“千百万目标”,即:实施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搬迁避让、灾害治理,和能力建设这样五大工程;开展一千处以上重大工程的治理,建立一百个以上的地质灾害应急指挥中心,开展五万户以上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民和居民的搬迁避让。总体的目标就是。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的工程建成惠民的工程和安民的工程。
第六大方面是从“重部门”向“重政府”的转变。我一直认为,国土资源工作不单单是一个部门的工作,不应是我们国土资源部门唱独角戏,而应该是在政府领导下,各个部门共同协作、协同的工作。但是我们要看到,由于种种原因,以往我们在管理制度的设计上,往往只规定了我们自己应该干什么,我们下面的单位应该干什么,而没有规定大家应该共同做什么,一直到乡镇国土资源所,将无限的责任压在自己的肩上,如地质灾害的巡查、矿山的巡查、土地的巡查等。
如果不对以往一些不切实际的政策、规定进行调整,我们将面临着承担无限追责的风险。因此,我觉得在这方面要尽快建立起共同责任机制,变部门的工作为政府的工作,变部门的工作为大家的工作。
总之,我们要对矿政和环政管理的改革进行系统的研究,加强制度和改革的顶层设计,使这些改革跟上湖南全省改革的步伐,推动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文/赵腊平 邹礼卿 刘泉子 编辑/万波)
此文原载于《中国矿业报》2014年11月18日 第4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