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参加婚礼写欠条红包 结婚时收到当年欠条

08.01.2016  10:34

  原标题:结婚份子钱出还是不出?一个85后网友分享奇葩经历

  连日来,关于“份子钱”的奇葩故事在网上层出不穷,引起了锡城年轻人关于份子钱的讨论:份子钱是否应该出,该怎么出,出多少,都是让不少年轻人头疼的事。而在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里,家住河埒口的“85后”青年小李就遭遇了一个关于份子钱的奇葩经历。

   奇葩:结婚时收到当年送出的欠条

  小李大学是在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念的。四年前的国庆节前,小李收到大学同学小宋的结婚请帖。他们两人关系很要好,所以小李觉得无论如何要去参加婚礼,给兄弟站场子。他跑去火车站买了无锡到沈阳的往返车票,因为没有硬座,只能买卧铺,一共花了800块。而那时小李刚参加工作,每个月收入只有两千三块,买了车票以后所剩不多,还要应付生活。但给兄弟的份子钱又不能太少。于是小李想来想去,在送给小宋的红包里塞进了一张欠条,上面写着“新婚快乐!手头有点紧,红包先欠着,等哥们发达了,补你一个大的。小李。”

  之后两人还是照常联系,但谁也没有提欠条的事。2015年11月份,小李给小宋打了个电话,说自己2016年元旦结婚,请他跟夫人来无锡喝喜酒,小宋连声答应。婚礼那天,小李收到了小宋给的红包。但是婚宴以后清点礼金时,却发生了搞笑的一幕:红包里有两张纸条,一张是当年小李写给小宋的欠条,另一张是小宋写给小李的,上书三字“抵消啦!”小李顿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事后,小李给小宋打了个电话,两人一笑泯恩仇。

  时尚:为省车马费选择手机转账

  随着微信、支付宝的普及,年轻人之间的礼尚往来又有了新的方式。以前没法出席朋友婚礼时都喊人带红包,而现在不少年轻人直接通过微信、支付宝转账送份子钱。

  有人是为了省去喝喜酒的车马费。家住金色家园的“85后”杭先生告诉记者,两三年前,自己的好朋友结婚,不管多远他都会跑一趟,但现在自己有了家庭,有了宝宝,时间没有那么自由了,而拖家带口去外地参加婚礼,车费又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像我的很多同学都在北京,夫妻俩来回的车票就得两千左右,再加上还要包800元至1000元的红包,代价就很大了。”所以,现在除了特别要好的朋友,其他远地方的朋友,他都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送红包,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车马费。

  有人是怕托人带红包。在马山工作的“90后”小华因为曾经吃过帮人带红包的亏,因此他也很赞成微信转账的方式。两年前,小华一个大学同学在南京结婚,他的另一个朋友因抽不出时间,便请小华帮他带500元红包,回头把钱给他。但是等小华从南京回来,欠钱的那位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不提还钱的事。两年过去了,那个人还是没有还钱,小华对此也死心了。“如果再有人让我帮忙带红包,我肯定不干了,会直接让他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

   新潮:换成礼物或约定互不随礼

  在太湖新城工作的王小姐去年结婚,几个大学室友送来的都是精心挑选的礼物,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送红包。王小姐觉得这样反而更能表达感情,“在大学时,我们几个人就曾经讨论过将来结婚该送什么礼物。没想到几年过去,当初的约定还真的成为了现实。”王小姐是大学寝室中最早结婚的一个,而她的婚礼也成了其余三个姐妹的“模版”,大家都约好到时送上一份亲自挑选或亲手做的礼物。王小姐说,“礼轻情谊重,喜宴的目的在于跟大家一起分享喜悦,而不是为了几个礼金。”

  除了互送礼物外,“互免礼金”的风潮也在蔓延。家住长江国际花园的陈小姐结婚时谢绝了一切礼金。“在打电话请客时,就跟几个熟悉的朋友声明了不收礼金,请他们来玩玩,大家趁这个机会聚一聚。”剩下的亲戚朋友的红包,在办完喜宴后一家一户地退了回去,“因为觉得实在没有这个必要,这次你给我,下次我给你,无非让自己面子上过得去,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并不一定要通过钱来连接的。”今年52岁的市民顾女士表示,自己这么多年参加过许多场婚礼,不收礼金的只碰到过两三家,“都是家境好的人家,不在乎这点礼钱,在乎的是客人多、婚礼办的热闹。”顾女士说,大多数人家请客办酒都不希望做亏本的买卖,至少收来的礼金能抵掉日益高涨的酒席钱。

  专家:随不随礼都正常,期待新风尚

  随着80后、90后踏上工作岗位,加入随份子钱的大军,礼金要不要出、要出多少成为部分年轻人的困惑。年轻人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对人情世故的掌握没有上一辈那么熟练,而且似乎有些人把钱看得过于重要。

  江南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王君柏表示,中国是人情大国,礼尚往来的思想根深蒂固。但随礼终究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手段,要根据自己的收入和与对方的交情而定,“无论是同学、朋友还是亲戚,关系都有亲疏远近,有铁杆的,也有八竿子打不着的,来与不来、随不随礼都是正常的。来了也许说明人家看重这份情谊,但不来也没必要计较。这次人家随礼了,下次你还人家一个人情,往来之中关系也近了。如果没有随礼,说明关系还没到那个份儿上,是自己请的有问题。”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礼也会出现新特点,就像朋友之间约定“互不随礼”的方式很值得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