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门语言”——访意大利前副总理弗朗西斯科·鲁泰利
10月21日,意大利前副总理弗朗西斯科·鲁泰利出席“湘江论坛”城镇化国际合作会议。 范远志 摄
“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门语言,语言需要不断变化,来适应当前时代的环境,而一个城市想要保持活力,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否则可能会逐渐衰落,甚至消亡。”
“如果城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那么文化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工具。”
10月21日,国际大型峰会“湘江论坛”在长沙市望城区盛大开幕,全球五大洲近190名高级外交官、政商领袖、专家学者聚于湘江之滨,共同探讨城镇发展之路。作为此次国外嘉宾代表团的领队,意大利前副总理、文化优先协会主席、柏林文化外交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科·鲁泰利接受了记者专访。
谈起城镇化,弗朗西斯科·鲁泰利打了个形象的比喻:“每一座城市都像一门语言,语言需要不断变化,来适应当前时代的环境,而一个城市想要保持活力,也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改造,否则可能会逐渐衰落,甚至消亡。”
弗朗西斯科·鲁泰利提出,文化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他说:“如果城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那么文化就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工具。意大利非常注重文化,在罗马、图林、那不勒斯等城市设计、建造了一系列著名的剧院、博物馆。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也要注重增强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而此行我们看到湖南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他认为,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改造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以自己曾担任市长数年的罗马市为例:“罗马甚至还存留着公元二世纪的文化遗迹,做建设工程时,只要往地下深挖一些,就有可能发现文化古迹,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改造是一件很艰难的事。而中国可能也是如此。”
对于城镇化过程所需大规模资金,弗朗西斯科·鲁泰利建议,中国需要大力发展自己的债券市场,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这也会使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专长,比如意大利有艺术、建筑、学术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意大利和欧洲文艺复兴的基础。”他建议中国借鉴欧洲的经验,在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各城市的专长和优势。
弗朗西斯科·鲁泰利表示,意大利与中国之间可以开展很好的合作。“过去几十年中,意大利的建筑师与中国的同行们进行了密切合作,帮助中国建造新的城市的建筑群、积极参与中国城镇化的讨论、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他还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与其技术运用、交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作领域。(刊于湖南日报2014年10月22日头版 记者 谢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