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起株洲城区开启路内停车收费 15分钟内免费

23.06.2016  21:03

  原标题:11月起株洲城区开启路内停车收费 15分钟内免费

  6月22日召开的城区停车收费和建设管理协调会议透露,中心城区将推进路内泊位停车收费管理。作为城区交通保畅系统性举措之一,路内停车差别化收费管理系统,将由市城发集团负责运营及服务。

  【方案】先在中心城区25条道路上实施

  根据初步方案,路内停车收费管理将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将在新华路、人民路、文化路等25条道路上展开,涉及停车泊位2000余个。该批范围大致为:芦淞大桥至天元大桥之间,东至红旗路,西至庐山路、珠江路,也就是株洲的内环范围内。第二期将在39条道路上铺开,涉及停车泊位3000多个。具体涉及路段,市城发集团及交警支队后续将会向社会公布。

  路内泊位停车收费,将实行政府定价,按照所处位置、时段、交通流量、社会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具体价格操作方面,我市将举行价格听证会,然后由物价部门审核最终确定。

  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目前的拟定方案,中心城区和非中心城区收费标准是不同的;即停即走或停放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如15分钟内)将免费。

  【实施】将借助外地有益经验

  根据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管理工作确定的时间表,9月底前,要完成前期工作;10月起进入第一期实质性建设阶段,完成道路停车泊位智能化建设和安装调试,并竣工验收;11月开始正式实行该项制度。在第一期收费路段推行收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再逐步向第二期路段推开。

  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将采用地磁传感器、集中器、中继器等设备,对路内(含人行道)停车泊位设施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以此实现动态监控和数据采集。后台管理系统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可对道路停车实现可视化监管、指挥调度、交易处理、清分解算、停车诱导、客戶服务等功能。

  “我们还将推广停车诱导系统手机APP。借助手机APP,手机短号、微信公众号、支付宝、PDA人工代缴、POS刷卡等多种方式,为不同停车客戶实现自助缴费和人工缴费。”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路内停车收费作为城市交通治堵系统性举措之一,已在省内外各大城市普遍实行,我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借助外地的有益经验。

  【相关新闻】

  2020年前,城区拟建75个公共停车场

  6月22日,城区停车收费和建设管理协调会议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城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及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管理两大事项。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文彬参加会议。

  根据《株洲市停车设施近期建设规划》,城区将于2020年前,共拟建75个公共停车场(面积约25.7平方米,建设路外停车泊位11340个),以缓解目前城区停车难题。

  据交警及城管等部门的综合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市城区汽车保有量达22万多辆,而各类停车泊位总共不到3万个,每百辆汽车公共停车泊位数仅为11个。根据国家畅通工程最低20个的标准,城区公共停车泊位缺口达1.7万个。

  根据会议部署,我市将从加强用地保障、简化审批流程等方面,支持公共停车场建设。会议还强调,公共停车场建设不能损害现有城市绿地,应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经营运作。

  另外,为了让有限的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服务于更多的使用者,我市将在中心城区范围内,实施道路临时停车泊位收费,运用智能停车诱导技术引导车辆合理停放,以提高路内泊位周转率。这种价格杠杆调节方式,或将有效调控城区停车需求和停车资源,进而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

  市领导李晓葵、谭可敏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