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罗方局长在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09.06.2015 18:29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省局召开这次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现场会,目的是总结交流近年我省探索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成绩,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刚才,六个单位介绍了经验,这些经验正是我们进一步抓好工作的最好基础,弥足珍贵。汤总作了点评,很到位。科教处就全省工作情况作了总结,省里四点,市县六条,并提了四条建议,讲得很好。我讲两个方面的意思,和大家交流。
一、认真总结我省近三年探索推广油菜机械化的成功经验
农业是干什么的,简单地说就是搞吃的,提供食物。当然也提供生态环境,提供旅游观赏等。食物主要是两样:粮和油。省农委有个粮油处,历次机构改革都没动。为什么叫粮油处,因为粮和油要一起抓,不可偏废。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有两样东西不可或缺,原子弹和粮油。缺了原子弹,一下就会被打垮;缺了粮油,不用打就会垮掉。农机是干什么的?农机就是把机械化作农业生产的手段。时至今天,农机已经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农机化水平成了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显著标志。说一个地方的农业发不发达,主要看机械化程度高不高。湖南是农业大省,在一定意义上是农业强省,为什么要加上“一定意义”呢?因为我们省的机械化水平还不高。
油菜是世界上主要的油料作物。油菜分两种:冬油菜和春油菜。冬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总产量占全世界25%,其中湖南和湖北最多。湖南油菜最多时达到2400万亩,到本世纪初滑下来了。官春云院士痛心疾首,他发了一个数据,2007年湖南油菜面积仅剩67万公顷,约等于1000万亩。我国油料自给率不到40%,大量进口食用油,进口油几乎清一色的转基因,为什么国产油菜急剧下滑?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品质不高,芥酸和硫甙含量过高;二是投入太大,最近我们在浏阳与农户算了账,从整地到收割,人工移栽油菜成本近1000元/亩。每亩大约能产出(包括饼肥)1200-1400元,减去成本,剩下400多元,还不到三天打工钱,没人愿干这个活?三是种植结构不利于油菜发展。这几年油菜快速回升,到去年已经有了1920万亩。回升的原因也是三个:一是培育出“双低油菜”品种,解决了品质问题;二是土地逐步实现了规模经营;三是我们努力推行了机械化,每亩成本降到350元左右。最后这一条是最根本的。2012年秋,省农机局从行政经费中拿出50万元,选5个县搞高密度机械化直播,每县要求100亩,其实只搞了几十亩,当时做了详细方案,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整地、机械,核心就是要搞机械化高密度直播。经过探索,我们成功了,之后当然就是大面积推广,到今天已经扩大到240多万亩。为什么我们能够成功呢?从技术角度看,主要是“一密、二高、三合适”。“一密”就是高密度直播。人工移栽油菜每亩一般3000株左右,机播33000-35000株。高密度解决了移栽油菜长得粗、长得高、发枝多、成熟期不一样等等机械化生产难题。衡阳田间调查告诉我,高密度直播的油菜杆子小了至少三分之二,一般只有小手指粗,密了细了矮了发枝少了,顶端优势发挥了,菜籽成熟期一致,再把收割机开进去,收得很好。密是此次实验成功的精髓。农业部总结我们是“以密增产、以密省肥、以密补迟、以密适机、以密抑草”。“两高”就是高效率高效益。原来我以为直播油菜会比移栽油菜减点产,但问题不大,因为可以用高效率大面积置换高单产。三年实践证明,机播油菜不但不减产反而增产。刚才安乡叶理事长和湘乡周理事长发言,还有衡阳的测产结果,都证明直播油菜比人工移栽油菜产量还高。“三合适”是适合不同的油菜品种、适合不同的地理条件、适合不同的种植模式。有人会问双季稻区适合吗?我说适合。我就这个事情专门到乡下做过调研,农民说完全可以,就是不能指望种了油菜,每亩收获了1000多块钱,还要求有单纯双季稻的产量,再就是怕个别年份的寒露风来得早。这是农民的切身体会。总之,之所以能够从三年前的5个县500亩推广到现在的几十个县240万亩,“一密、二高、三合适”起了关键作用。当然,科教处总结的省里四条市县六条等行政措施得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都值得认真总结。
二、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
今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着力抓好如下五点:
(一)系统总结。系统总结这三年油菜生产机械化过程的经验得失,使大家心中有数,心中服气。一要全面总结技术路线,目前油菜生产机械化有三条机械化技术路线——机整地机开沟人散播机收获、机整地机开沟机散播机收获、一次性浅(免)耕直播机收获。实践证明人工散播远远没有机械散播的好,主要是人撒播不均匀,不好控制密度和播量。二要全面筛选先进适用机具,到底某一种技术路线应当配套什么样的机具,机具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性能,要好好总结筛选。三要全面总结油菜生产的种植模式,稻-油、稻-稻-油、稻-肥-稻几种模式,各地肯定会有差异,不能一统天下。四要总结提炼农户的实践经验,回过头来教会农民用农机。
(二)争取支持。争取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争取四大家的重视和支持,把油菜生产机械化写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二是争取农业部门的支持,把油菜生产机械化写进农业发展规划。农机部门是把机械变成农业生产手段的部门,是给农业部门打工的,到底种什么,得听农业部门规划。三是争取科技发改部门的支持,把油菜生产机械化写进财政支持项目。我们这几年争取了一些小项目,不多,我们省局继续要做这项工作,你们也可以做。我们反复讲“以事为谋,与人共事”,就是这个道理,进他们的项目,用他们的钱与他们共同把油菜生产机械化这篇文章写精彩。
(三)稳步推进。可在四个区域稳步推广:第一在一季稻区推,把光着膀子晒太阳的冬闲田,变成冬天一片绿春天一片花。省里很多一季稻区,尤其湘西、湘南、湘东山丘区,还有衡邵干旱走廊。第二在冬闲旱土里推,我省历年来油菜分布的规律是4-3-3,40%在旱土里,30%在一季稻区,30%在双季稻区,要努力在占40%的旱土里推;第三在规划区里推,在地方政府规划好的种植结构调整、重金属污染防治、发展特色经济等地方推油菜机械化;第四在合作社里推,依托大户、合作社,是我们近三年探索试验成功的经验之一,推广也要走这条路,只有大户才有心思有本事搞机械化。
(四)培育专家。要把培育专家当做今后一段时间一个重要工作来抓。模式初步成功之后就是推广,推广就需要推广专家。需要四个方面的专家:一是兼通机艺的专家,兼通农机和农艺。二是精通政策的专家,要精通政策包括农业政策、补贴政策等等要明白。三是规模经营的专家。四是宣传推进的专家。
(五)强化服务。强化四个方面的服务:第一强化筛选推广经济适用机具的服务,确保农户购机的质量。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农机部门推广的机具,就有企业努力的跟,同时也会有个别心怀叵测的人从中搞鬼。农机局长要给农民当好这个家,把好这个关。第二用好激励推动政策措施,确保精准补贴,包括购机补贴等各种政策性补贴,都要精准到户。第三实施技术指导,确保高产丰收,包括农机农艺的技术指导,田间管理的技术指导。农机局长不应当只守着农机二字,我们的全称是农业机械化管理局,一定要把“化”字做成真本事。举例说,生产高质量的插秧机,是日本企业的本事,但把插秧机变成适合双季稻区插秧的东西,则是湖南农机人的本事。湖南农机人率先全世界制定了育秧的规程和育秧盘的标准,这就是可以翘大拇指的。第四注意引导链式组织,确保油多钱多。随着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油菜面积会迅速增加,今后可能面临供求关系的变化。我们要超前谋划,引导农机合作社链式经营,使他们能够产油多赚钱多。须知,无论什么好东西,如果不赚钱,都是没有前途的。
同志们,油菜生产机械化是为农业现代化做贡献的好事,是让农民增产增收的善事,我们要共同努力、扎实工作,把这件好事做好。希望通过3-5年的努力,全省油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到60%以上。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 农业机械化信息网
09.06.2015 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