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名华裔科学家成诺奖热门人选 两人有内地教育背景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4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成夺奖热门人选。
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2014预测名单包含来自9个不同国家、27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位研究人员,并首次同时出现四位华裔科学家。因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颇受关注。上年更是成功预测了11位诺奖得主中的8位。
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两人成为今年诺奖热门人选更令国人期待。
综合《长江日报》
[诺奖预告]2014年诺奖公布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6日17时30分物理学奖
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化学奖
北京时间8日17时45分和平奖
北京时间10日17时 经济学奖
北京时间13日19时
根据传统瑞典皇家科学院规定,文学奖公布时间,另行通知。
钱泽南,1949年出生在香港,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钱泽南:基因研究将改善人类健康
出生在香港的钱泽南,他被看成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门人选之一。对于钱泽南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论坛上有人这样评价:“发现几个调控基因表达的增强子特异的转录因子”,其意义在于“他的工作使我们的转录机器有更好的理解,特别是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关系方面。”
李嘉诚捐资4000万美元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设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作为该中心的首任主管钱泽南表示,“现代生物学对人体运作的认识,已到达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程度,将为医疗护理带来范式转移,令新一代的医生、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付疾病的分子根源,而非仅仅医治病征……从根本改善我们的生活。”
张首晟:“拓扑绝缘体”让电脑运算提高一倍
张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杨培东:用纳米技术提高计算机存储量
杨培东,1971年生于江苏,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华裔科学家杨培东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存储量。他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今年4月,杨培东到武汉大学做报告,畅谈“21世纪的材料革新”。在当日演讲中,他就曾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用电流来激活纳米激光器,这样纳米激光器就能用于电路。而最终,他预测纳米激光器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
邓青云,1947年生于香港,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邓青云:OLED有望彻底取代液晶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之一,是有“OLED之父”之称的邓青云。他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会提高他获诺奖竞争力。
1979 年一天晚上,邓青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返回后发现在黑暗中有一个亮亮的东西,由此展开了对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研究。 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图像质量优、低功耗、重量轻、柔性显示等优点,多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及高清电视。专家认为,随着 OLED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竞争对手液晶(LCD)将被淘汰。
[链接]
汤森路透已成功预测34位诺奖得主
汤森路透是使用定量数据来分析和预测年度诺贝尔奖得主的唯一机构。每年,汤森路透都会根据来自其权威的引文数据库核心合集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诺贝尔奖颁发的学科领域(即:医学、物理、化学和经济学)中最具影响力的科研人员。这些高影响力的科研人员被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开始于2002年,通过科学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长年积累的科研引文数据,汤森路透识别出的具有最重大影响,被授予“引文桂冠奖”的科研人员,同时也被预测为最有可能成为今年或不久将来的诺贝尔奖得主。截止到2013年汤森路透已成功预测了34位诺贝尔奖得主。
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被学术界视为预测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稿源:潇湘晨报)
(作者:)
(编辑:黄启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