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加强秋冬种作物田间管理不放松

25.12.2014  02:07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近日,县农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分别来到鹿马桥、端桥铺、芦洪市、白牙市等6个县级油菜、绿肥和蔬菜示范点,查看苗情动态,采取分类指导,因苗、因土提出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切实帮助农民做好秋冬种农作物田间管理工作。

油菜是我县冬季农田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由于11月份以来的持续干旱,影响了油菜种植质量,从总体上看,当前油菜苗情不如往年。一是直播油菜播种期普遍偏晚,出苗不齐,杂草较多;二是移栽油菜移栽质量差,长势不好,高脚苗多,容易发生冻害和倒伏。针对上述情况,县农业局及时印发《秋冬种作物田间管理技术意见》,要求各乡镇抓住当前有利时机,针对不同苗情,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同时,由局党组成员分片负责,带领局系统干部进入乡镇村组,深入田间地头,对油菜、蔬菜、绿肥等越冬农作物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农户将施肥、排灌、病虫防治等措施落实到每一丘田,确保秋冬种作物安全越冬。

一是清沟排渍促长。及时开好田内三沟,清理田外沟渠,确保排水畅通,促进根系生长。同时将清沟泥土培在厢面油菜根部,或在移栽油菜行间覆盖稻草,抑制杂草生长,增温保湿防冻。越冬前,亩用多效唑5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促进植株矮壮和根系发育,提高油菜的抗寒防冻能力。

二是中耕培土保温。施肥前中耕,施肥后拥根,有利增温。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对油菜田结合中耕进行培土,特别是要把高脚苗的根颈部埋入土中,不仅可以减轻冻害,还可以防止倒伏。

三是合理施肥抗寒。在严寒到来之前,根据长势在12月下旬或元月上旬,追施腊肥,增施磷钾肥,补施硼肥。既可增强油菜抗寒能力,又可供应越冬期和抽薹开花期的营养,保证后期平衡生长,壮苗越冬。一般亩用尿素3-5公斤、磷肥10-12公斤、氯化钾5-6公斤混合施用,未施用硼肥的要叶面补喷。 

(东安县农业局 刘英铁 唐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