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考察队”口述当年行走中国

21.10.2014  10:01

  吴晓波寻找廖厂长,引发一场理想与情怀的共鸣 本报再度启程,追溯这段考察历程

  “南疆考察队”口述当年行走中国

  大屏幕上是南疆考察的现场,吴晓波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分享这段经历。

  新闻进行时

  出征

  改革开放十年,4名大学生组成“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想用脚丈量书本以外的中国是什么样。

  亲历

  上海、江西、湖南、云南、海南,历经半年,他们看见贫穷,亲历死亡,也感受了开放前沿阵地的改革之风。

   感受

  吴晓波说,“这些,在我们日后的工作和人生道路上,显得无比珍贵。

  25年前,4名大学生想去南中国考察,见证变革中的中国。可行程伊始,便受困于经费。这时,湖南娄底一位廖姓厂长慷慨资助,终于让他们完成了心中梦想。

  25年后,考察队中的一名已成为全国著名的财经作家。虽然见过诸多财富缔造者,但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小厂厂长,一直让他牵挂。

  9月,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发表文章《只有廖厂长例外》,怀念曾经帮助过他的廖厂长。经过三湘都市报记者的多方努力,在长沙找到了吴晓波牵挂的廖厂长,这一段穿越25年历史尘埃的情感激起强烈共鸣,一群志同道合之人的理想情怀在读者心底回归。

  吴晓波和廖厂长将于10月份在长沙见面。

  但在吴晓波心中,他们还欠廖厂长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

  10月,本报再度启程,找到了当年考察队的所有成员,吴晓波们交出了他们迟到25年的考察报告,我们试图从他们的实践中寻找理想之答。

  ■记者 汤霞玲 实习生 熊胜羿

  10月初,本报再次找到南疆考察队的所有成员,从他们的一一回访中,一段充满理想主义的历程回溯到眼前,闪现着那个年代的理想与荣光,变革时代的中国纹理清晰,伸手可触。

  【“未来记者”出征】

  改革开放十年,想了解真实的中国

  上世纪80年代,复旦图书馆一楼是本科生书库,二楼为研究生书库。酷爱读书的吴晓波泡在图书馆一排排地读书。

  “那时,我只能在书本上了解世界,以为真实的中国就是书里那个样子。”年轻的他们在文字上挥斥方遒。

  此时,另一名年轻人也开始思考中国的出路。他叫赵勇,是全军二等战斗功臣,全军仅有的两个被保送上大学的大学生之一。“改革开放十年了,中国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子?”这个问题在他心里打转。

  就这样,在无数个晚上的头脑风暴后,吴晓波、赵勇、王月华、梁红4名同学决定开始南中国考察,去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

  “与其说多去了解业务知识,还不如把自己丢到社会里,去了解社会。”当时,新闻课堂上老师一再强调,新闻一定是产生于社会的,只有对社会有一定了解,才能做一个合格的记者。就这样,他们4人组成了“上海大学生南疆考察队”,找来白色油漆,在红色的旗帜上写上“未来记者”几个字,准备行走中国。

  【艰难筹钱】

  在上海到处“化缘”,意外从娄底寄来7000元

  梁红是团队里唯一的女生,因为担心女孩子身体吃不消,她跟系里软磨硬泡了很久才被批准。第一个任务就是跟着几个男生一起去拉赞助。

  他们拿着复旦大学的介绍信,骑着自行车到上海的各大国营厂“化缘”,跑遍了大半个上海,只在一个照相机厂获得了一台照相机,一个服装厂赞助了几件衣服,还有一些企业给了几百元钱,这离预计中的还差一大截,无奈之下,他们将自己的困难写到了上海《青年报》。

  消息传到湖南娄底,那时,廖厂长正在经营一家配件厂,和梁稳根等朋友们通宵达旦地讨论“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通过一名在复旦大学读书的朋友核实事情的真实性后,廖厂长给他们寄去了7000元。这令吴晓波等人猜测:出手这么大方,对方肯定是个大老板。

  考察途中,他们特意来娄底拜访了廖厂长。在一间简陋、局促而灰暗的办公室里,他们见到了这位瘦高而寡言的人,令吴晓波惊讶的是,廖厂长经营的是一家只有二十来个工人的小厂,坦诚支持考察仅因“支持对理想的热情”。聊天中,廖厂长说,他想请人翻译一套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马克斯·韦伯全集》。简单的见面后,廖厂长只提出了一个要求,要看到考察报告。

  【看见贫穷】

  走过11个省份,看到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他们从上海出发,路过江西,进入湖南,再到云南、海南,历经半年时间,走过了南中国11个省份。他们乘坐绿皮火车转铁皮大巴车,住两三元一晚的小旅馆,看到了中国的贫穷与落后。

  在江西,他们看到两个缸埋在地里,上面加两块木板,就是厕所。男缸和女缸中间只隔着几根竹子,能互相看到,相互递纸巾。他们彻底傻眼了,下面全是蛆虫,都不敢上去。

  在贵州一座大山里,有一个母亲带着3个女儿,丈夫死了,大女儿才9岁,这位三十多岁的母亲看上去像有五十几岁。打开锅盖,里面只剩番薯,没有一滴油,墙上挂的全是辣椒。母亲用自己做的东西下山去换布和盐,全家只有两条裤子,三姐妹轮着穿,每天都有一个孩子只能躺在床上,不能出来见人。

  考察队心酸难耐,从微薄的经费中拿出50元塞到这位母亲手中。吴晓波回忆,当时,那位母亲高兴得在家里跳来跳去,在场的村干部说:“她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钱,不知道是多少,只知道是很多钱。”这令吴晓波也很伤感:“见到了真正的贫穷,了解到了真实的世界。

  【亲历死亡】

  上过战场,亲见几千烈士遗体

  在云南,当时还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前线,因为赵勇是全军二等战斗功臣,4名学生通过中央军委特批,被允许跟着士兵进入前线。

  在危机四伏的战场,部队派了一支队伍护送,将他们围在中间,战士们则在外围用身体防御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他们从山间小路走过时,两边山头被越南人占领,队伍就在对方的狙击步枪射程之内,路边还有不知数量的地雷,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考虑到危险,部队要求考察队白天上山,黄昏之前一定要撤下来。

  在老山前线,整座山全是猫耳洞,他们就在猫耳洞过夜,而士兵们已在山上呆了两年。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刚刚建好,他们看到了几千位烈士的遗体依次排列,第一次直面死亡。

  在这次考察之前,这群城市青年接触的是各地的佼佼者,在复旦校园里享受着阳光和关爱,整日里就在图书馆里一排排地读书,认为这样就可以了解中国。而在半年的南疆行走之后,他们才真正看到了书本以外的中国。“如果没有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过,用自己的心去接近过,你无法知道这个国家的辽阔、伟大与苦难。”吴晓波说。

  【改革前沿】

  来到海南,改革之风扑面而来

  从战乱的前线下来,他们走到了当时中国的开发前沿阵地——海南。

  1983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在政策上放宽,从人、财、物上给予支持。1987年,海南发展步伐加快,十万内地人才跨过琼州海峡来海南寻找发展机会。

  在那里,他们看到吊车,机器轰鸣,车辆来回穿梭,整个海口是一个大工地,一片繁忙。那时的三亚,一到晚上9点全城停电,整个城市静悄悄的,还看到了许多原始的黎族山寨。

  那一刻,他们感受到:改革扑面而来。

  那时,整个社会都想去了解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出发前,解放日报总编辑还特意找到了他们几个人座谈,希望将考察中的情况邮寄回上海,在报纸上刊发。但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考察报告没有成行,仅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新闻稿。

  团队成员之一王月华给廖厂长寄去了一份手写的报告,很简单,没有系统的研究。但那次考察后,很多东西在他们心中沉淀了下来。

  出发前,吴晓波常常在学校跟同学争得面红耳赤,认为中国的解决方案应该是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南疆之行后,他的心态慢慢变得平和,开始冷静地思考。他渐渐接受用改良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开始相信善良,相信人的力量。

  “而这些,在我们日后的工作和人生道路上,显得无比珍贵。”吴晓波说。

  下一页:一份迟到了25年的考察报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