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管护绿水碧湖
今年年初,长沙县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河湖管理获赞。图为浏阳河流经长沙县黄兴镇段,河道干净整洁、两岸芳草萋萋。 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16日讯(记者 林畅 通讯员 赵毅)走在金井河边,看着干净整洁的河道,家住长沙县果园镇的保洁员陈爹很是欣慰。陈爹说,过去死鸡鸭、破罐子等垃圾满河飘,如今水清了,周边环境也好了。
河道面貌大幅改观,这样山青水秀的场景近年来在长沙县较为普遍,而这与全县在河湖管护上的创新关系密切。今年年初,长沙县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此次全国共有46个县(市)入选,其中湖南省有3个,长沙县是长沙市唯一入选县。昨日,记者从长沙县水务局获悉,目前长沙县编写的《河湖管护体制机制创新试点县实施方案》正交由水利部审核,计划8月份开始实施。长沙县作为试点县,河湖管护机制体制创新之处在哪?对此,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物业外包,管护水利工程
“自从实施水利工程物业化管护服务后,水利工程管理更细致、更到位。”长沙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长沙县试行镇(街)小型水利工程社会化管理改革试点,由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初步在安沙、白沙、高桥、开慧、福临5个镇推广水利工程物业化管护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全方位推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体制改革中,长沙县制定了《长沙县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办法》和《长沙县农民用水者协会星级管理办法》,并进行了农业水价改革。金井镇西山农民用水协会被国家九部委评为“全国示范性用水户协会”,农业水价改革获国家四部委“全国首创,全国唯一,值得推广”的高度肯定。
管养分离,确保河湖保洁
长沙县各镇街按属地管理原则,镇街行政首长为第一责任人,确保各行政区域内城乡垃圾不入河、河道垃圾不出境。同时,小型水利设施管养分离,河道水域保洁管养分离。“为确保饮用水源的保护,我们还成立了抗旱服务队,进行专业打捞。”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队主要开展水面保洁,打捞绿萍、水葫芦水面漂浮垃圾,添置保洁设施等工作。
另外,长沙县在近几年通过采取沿河区域牲猪禁养、限养、重要水库退出养殖、河湖生态治理、新建生态湿地、集镇排污纳污改造等一系列措施,大大改善了河湖水质。
智慧水务,河湖实时监控
雨量、水文综合监测站75个,建成大坝安全监测系统4套,建成视频监测站20处、摄像头280个……长沙县基本实现了中型水库、重点堤段、关键闸坝等重要湖泊和河段的实时监控。
在自动化控制方面,长沙县启动了桐仁桥水库灌区自动化试点,实现了灌区各支渠分水闸远程控制和流量实时测报;在防灾减灾方面,建设了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实现了水情测报、防洪调度的自动化;在中心数据库建设方面,已建成水雨情、水资源、气象、基础工期和视频资源为一体的水务数据库……智慧水务不断完善。
综合执法,县内实现“零采砂”
根据长沙市采砂规划,长沙县境内所有河道划定为河道砂石禁采区。除河道、航道整治以及防汛应急需要外,严禁进行采砂石、淘金等生产作业。目前,长沙县范围内所有河道已实现零采砂。
此外,长沙县成立了综合执法大队,有效整合了农业、水务、畜牧水产、林业等方面执法资源。执法大队24小时巡查和守点,重点打击浏阳河、捞刀河、麻林河和金井河等流动砂场清理、非法采砂、非法卸砂等违法行为。同时对湖泊、水库周边环境、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畜禽养殖、农药化肥、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以及使用含磷洗涤剂等问题进行综合巡查整治。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