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呛声综艺电影圈钱影响恶劣 网友:眼红?
呛声综艺电影圈钱影响恶劣
聊天会
围观:冯小刚领头呛声综艺电影圈钱,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发电影人与网友、媒体的持续大论战。冯小刚是商业片导演,他究竟是眼红综艺电影票房高,还是真心对电影发展前景忧虑?
撰文:钱佳芸、王振国、时秀芙、黄岸、戴雨静、曾俊、莫斯其格、谢育芬
1
综艺进影院
我的钱包我做主
八姐姐:
综艺电影票房火爆,大年初一,两部“爸爸”还要火并!对此,冯小刚呛声综艺电影是“苍蝇”:将导致没有制片人会继续愿意投资一部严肃的、付出了很大努力的电影。语出惊人,很多电影人力挺。有意思的是,冯导作为导师的综艺节目在开播前也已宣布会拍摄大电影。电影人要不要排斥市场出现的新现象?综艺电影是“苍蝇”还是搅局的“鲶鱼”?
爱谁谁:
我是综艺电影的粉丝,今年过年,我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带孩子一起去电影院看《爸爸去哪儿2》!有人说综艺电影就是在电影院花钱多看一期节目,我们乐意啊!综艺电影对准放寒假的小朋友,能博孩子一乐,总比扮深沉、装文艺来得真诚。对于大人来说,选择这样的电影除了陪伴孩子外,还有减压功能。孩子喜欢,合家欢乐,跟那些花了钱也不知道讲了什么的所谓电影相比,这钱也算花得值!
会飞的猫:
存在就是合理。没有人规定综艺节目就不能进电影院,这本身就是市场行为,是观众的选择。电影院又不强迫大家买票看,也不是只排综艺电影的档期,全是观众自愿掏腰包去看的。也不是所有综艺电影都有好票房,观众也是挑过的。至于口碑,观众哪怕看吐了那也是自找的,下次不上当不就行了?
小贝来了:
我承认综艺电影确实艺术水平不高,甚至还不如原来的一期电视节目。冯小刚也许心里真是不想看见观众这么被综艺电影“骗”钱,才苦心相劝。可是,我身边就有个抠门的金牛座,听说影片烂还是掏钱去看,因为够乐。看电影是娱乐,要么你让我感动到哭,要么你让我乐个够,电影讲再多的道理,还是过不好人生!电影人不要只怪观众人傻钱多,应该多研究观众心理,观众关心的不是电影拍了多久,而是有没有打动他们的心。
2
质疑:真的不是圈不到钱眼红?
八姐姐:
冯导的这次炮轰,有网友质疑他外披为艺术、为电影的外衣,实质是“红果果”眼红、嫉妒。他作为曾经票房高的商业片导演,近期重新上映的两部旧作首映3天票房只有7万多元,过半场次无人观看。
小贝来了:
多少有点眼红吧。说什么不尊重电影,扰乱了电影行业,听上去非常高大上,但是拜托,如果综艺电影票房一般,你看小刚会不会跳出来吼?他的“关键词”是“上映几天,票房动不动就过亿”!说人家圈钱,首先自己要行得正吧,小刚之前自己拍的那些贺岁片有各种广告植入,让别人吐槽得还少吗?其次,他说人家“拍摄才几周”,但谁说好的电影一定是拿时间长短来决定的呢?一个论据是说会导致观众不尊重那些拍了很久的电影,可是如果拍了很久还是部烂片,观众为什么要买单?仅仅为了导演的诚意?那大家都拍好几年,都以为自己就是王家卫了吗?所以,小刚这次炮轰让我们看到有种想圈钱而没圈着的眼红。
泡椒:
冯小刚批评综艺电影只花数天时间制作却大卖其钱,意思应该是指它们制作粗糙而没有深厚内涵,但是从观众反应看,不少人乐在其中。回顾冯小刚的《集结号》、《一九四二》之前的贺岁片,不就是以娱乐性而不是深厚内涵著称吗?那时也取得不错的票房,而他追求莎士比亚式深刻的《夜宴》反而是公认失败的作品。至于他说的“三级片大家爱看但是能拍吗”?我觉得是混淆不清,把综艺电影和三级片放在一起评价,不公平。
网上行走:
动辄炮轰,这是很多自以为了不起的人的通病。一位新晋美女导演说过某些前辈总是要代表人民,太对了,前辈为什么不去分析一下这些综艺电影为什么受大众欢迎,而要炮轰呢?建议冯导用好作品来炮轰!
3
八姐姐:
冯导做过圈钱的事儿,但这不能掩盖他这次炮轰的诚意,他也说是经过理性思考。他是资深电影人,我能理解他对从事的行业受到外来冲击的愤懑。试想,假如有更多这样的电影占据市场,很多好作品就更加没有机会与观众见面,人家院线凭啥放着赚钱的电影不排片,给你那些诚意之作机会呢?
S小姐:
冯小刚对于综艺电影的看法是值得支持的。综艺节目花五六天就变成一部电影上映,态度上缺乏诚意,质量上得不到保证,完全就是趁着高收视圈钱。我觉得像冯小刚这样的电影人是对作品有要求的,中国电影就需要这样的专业、精英人士,才有可能拍出好电影。若是大家都只顾着“向钱看”,让综艺水平的电影充斥银幕,中国电影的水平还怎么提高?长此以往,国产电影就会成为“烂片”的代名词。所幸中国电影界还有像冯小刚这样对电影有敬重之心的人,像吴镇宇,他参加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当邀请他参加该节目的电影拍摄时,他拒绝了,因为他对电影有敬重,心里头有一把尺子。这样的电影人是值得让人敬重的。有原则,不唯钱是尊。
力挺:别让“钱途”坏了电影前途
姜茶:
我是支持冯导的,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对于所看的电影也是有底线的。从目前的票房奇迹来看,未来还将有更多类似的综艺电影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尽管如此,我依然有权利选择不去为这样投机取巧的电影贡献票房。因为我们对于这种几天就拍摄完成、赤裸裸地怀抱着一种“我就是要来赚你钱”的态度,实在难以苟同。韩国综艺比我国发达,但人家就没想到要把综艺节目延长成一部电影去赚钱。是他们没想到吗?还是人家更加懂得尊重“电影”二字呢?电影就是电影,它有自己的操作标准,有自己的情怀、要求和使命。
墨非:
我拒绝从综艺衍生出来的所谓电影,看这种片纯粹是浪费时间,我觉得电影院必须是一处能欣赏到具有创作者心血和情怀的片子的地方,只把电影当商品而不是艺术的人的作品,我必须抵制。电影行业是击鼓传花,一旦快速捞钱一而再再而三得逞,对认真创作者的心态是有极大冲击的,作品诚意和质量也就不会好到哪里。而且,这些综艺片和目前大多数名著、网络小说改编一样,其故事基础都是热门IP(文化产权),当大家把老祖宗和前辈的东西都用光了,原创还会被尊重吗?空间还会有吗?
4
多元+创新
用佳作抢回市场
小雨留言:
综艺电影不是一个电影艺术问题,是一个营销创意问题,将一个很火的综艺节目进行一番包装,搬上大银幕,把品牌价值发挥到淋漓尽致,这是一种跨界的勇气,是一种富有想象力的创新。我赞同多元化,就像书店里有能得诺贝尔奖的小说,也有教你怎么养生、怎么做饭的畅销书,你总不能因为它没有文学价值就不让人写啊。电影人要转换思维,允许创新和尝试。大银幕是一个平台,热爱艺术的电影人,你不能因为自己有点品位就要霸占这个平台,只让自己读诗,不让别人唱戏。作为电影人,眼红、埋怨、求救都没用,还是多研究受众,多拍些好电影让大家心甘情愿去捧场才是正事!
泡椒:这场大论战各方观点互不相让,火药味浓,为电影发展百家争鸣,是好事。我比较认同姜文回应争论时表达的观点,对于综艺电影的态度,要从市场而不是审美、艺术的角度去看,只要市场可以装得下就没什么问题,“有人就是可以做到不花钱或者少花钱就能挣钱,那是一个钱的事儿、市场的事儿”。而冯小刚言论的问题,就出在他从审美和艺术的角度去抨击综艺电影不应该存在,从而让别人把问题引申到“要不要用公器去管一管综艺电影”上来。这就走到了一个错误的方向。还是应该市场的归市场,艺术批评的归艺术批评,而不是抬起艺术批评的铡刀,“让谁谁在市场上消失”。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