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双峰模式”

03.04.2020  15:32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村庄清洁行动的一场“绿色革命”。 自2011年开始,双峰县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因地制宜,创新模式,优化管理,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物尽其能”, 9年来摸索出一条具有双峰特色的低成本、可复制、可持续发展的“垃圾出路”,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2019年,双峰县在480余个农业行政村建立了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建立乡镇垃圾中转站13座,配备垃圾转运专用车28辆、机动收集车660余辆、人力垃圾收集车1186辆,以及镇、村保洁员1301名;双峰海螺水泥窑年处理生活垃圾6.4万吨,低残值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兜底回收,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无害化排放。

阳春三月,记者来到双峰县,从户到村、镇、厂,体验了一次完美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之“”。双峰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高、大、上”,呈现出了一个清洁美丽的新双峰。

减量“”招,三次多分法

实施垃圾分类,源头管理是关键。双峰县按照农户初分、村保洁员(分拣员)细分、县级分拣中心精分的“三次多分法”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化。

农户对生活垃圾进行初分,按可沤肥和不可沤肥两类进行分类,可沤肥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谷壳果皮、腐烂蔬果等生活垃圾,由农户自行沤肥或堆肥发酵后返土回田。村保洁员(分拣员)定时上门收集不可沤肥垃圾,并将垃圾进行细分,分成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布料织物、废玻璃等六大类可回收利用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最后,县集中回收分拣中心再对可资源化利用垃圾实行精分。

三塘铺镇欣坪村的保洁员戴红高,向我们展示了他的垃圾收集“业绩”:废玻璃91公斤,废旧纺织物类71公斤,低值非金属219公斤,农药包装物280个……

村垃圾收集中心负责人介绍:“废塑料、玻璃、金属等可回收垃圾由双峰县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统一收购,有毒有害垃圾由有资质的专业环保公司进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其他垃圾则按‘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收集到一定的量就将转运送到海螺水泥窑进行集中处理。

此外,双峰县针对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等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数量较大的活动“对症下药”,通过减少大操大办,促进乡风文明,将农民从“攀比心态”和“人情枷锁”中解放出来,自觉实现垃圾源头减量。

锁石镇是双峰县乡村旅游特色镇,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2019年1月,锁石镇率先在全镇推行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杯子,全面禁止燃放鞭炮烟花,大力倡导文明乡风,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出。全镇一年累计减少垃圾产出300余吨,带动减少鞭炮燃放及大操大办开销3000余万元。

垃圾“”窑,资源化利用

位于双峰县三塘镇的海螺水泥窑,是双峰海创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依托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设的农村生活垃圾协同处置项目,建设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房、气化炉、除氯系统、灰渣处理系统等。

在这里,生活垃圾收集运输过来后,经过称重系统送往卸料大厅,进入卸料门区域,将垃圾倒入垃圾坑。垃圾通过转剪切式破碎机破碎、均化打堆、5天发酵后,通过密封的输送设备定量气化燃烧,形成500℃左右的高温气体后送入分解炉燃烧,在900℃的分解炉内高温充分燃烧7秒,再与高浓度、高细度、高吸附性的水泥碱性物料充分接触,将垃圾气化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致癌气体二噁英类物质)进行分解和固化。剩余的不燃物分为两类,金属类进行回收利用,非金属类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全利用。垃圾坑中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过高温氧化处理,完全分解有机成分,实现无害化排放或者循环利用。从2016年项目取得环保竣工验收至今,共计处理生活垃圾16.7万吨。项目日处理垃圾能力为200吨,从去年开始,基本上是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

记者走进项目的操控室,并没有想象中的一派繁忙景象,整个垃圾处理全程自动化,只需要三个人操作,一个负责燃烧炉,一个操控垃圾抓斗,还有一个巡查机器运转情况。

项目负责人说:“垃圾坑和处理厂房采用全密封结构,垃圾坑内产生的臭气经过气化炉燃烧,整个垃圾坑处于负压状态,是不会释放出任何垃圾异味的。另外还配备了除臭机,当气化炉停机时,可以将垃圾坑内的臭气净化排出。

”下联动,常态化督查

双峰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县级由书记、县长总揽,县委副书记任组长,住建、环保、城管、财政、农业、水利、卫计、畜牧、审计等单位为成员的整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整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推进;制定了《双峰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及建设工作五年行动方案》和相应的考核办法以及追责规定,做到总体目标明确、年度任务具体,在实际工作中目标清晰、推进有序。在乡镇(街道)实行党政同责,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包片包村干部和村书记为直接责任人。

除了建立这样的工作推进机制,双峰县还建立健全了常态巡查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积极搭建长效管理体系,以考促管,分解压实责任。县委、县政府建立定期、重点和专项三个层次的督查机制,建立“一月一考、季度小结、半年点评、年终总评”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评比、奖优罚劣、扬先策后,广大干群积极性不断提高,形成了全县上下整治城乡卫生、改善人居环境的良好局面。

双峰县各乡镇立足本地实际,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管理模式。金开街道通过召开会议、入户走访等形式,层层宣传发动垃圾分类减量,全面“禁燃限塑”;沙塘乡在县处理模式基础上探索建立推行“村主导、户参与”的新模式,以村规民约的形式确定本村垃圾处理收费标准并进行了费用实际收取,有的村还通过发动企业、知名人士捐款的方式筹集环境整建经费;杏子铺镇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产党员、村民组长、村民代表的优势,让其作表率、树榜样,全面推动了垃圾分类和环境整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如今,“双峰模式”在娄底大力推行。截至2019年底,娄底市农村生活垃圾回收服务和监管平台系统正式运营,1718个村(居)建立村级垃圾分拣中心,1852个村(居)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其中涟源市所有村(居)的垃圾分拣中心全部建成,涟源市、冷水江市、娄星区的县级回收集散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