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药补医走向终结 能否破解看病贵难题?

13.08.2015  09:15

 

有更好的就医环境、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医改中很多患者的切身体会。曾诗怡 摄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8月13日讯 记者  杨婧璜  见习记者  罗展  

  “过去我每个月的药费都要600多块,现在药费下降了,我的负担减轻不少。”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李秀珍娭毑每隔两周就会到医院配药。6月26日起,长沙县正式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那之后她明显感受到药价下调了。

  作为三湘第一县,长沙县勇趟医改“深水区”,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改革,打破“以药补医”机制,破“以药补医”怪圈,解“看病贵”难题,让更多百姓共享医改“红利”。

  药价降了,服务态度提升了

  家住青山铺镇的杨莲英娭毑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一年要住几次院。今年她已经住院3次了,而每次住院都要花费近7000元钱。这笔开销让她觉得实在难以承受。6月末,杨娭毑再次入住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采访时,她告诉记者,这次住院费用便宜了一些。

  “6月底,医生主动来到病房,告诉我药品降价了,购价多少钱一瓶就卖多少钱一瓶,药降价只要为了病好,医院不可以赚钱。”记者从杨娭毑的住院费用清单上看到,6月25日,也就是取消“以药补医”的前一天,杨娭毑用药6项,需要花费256.6元。同样的药品她现在需要花费多少钱呢?记者前往药房咨询。

  “6月26日之前用‘七叶皂苷钠’,需要花费23.1元。药价全部调整以后,药品零利润销售,现在只需要花费20.09元……”经该院药房负责人查询后,记者看到杨娭毑所用的6项药品,现在只需要花费220.72元。一天药品开支就可以减少30多元。

  记者了解到,药品零利润销售正是长沙县此次医改的最大亮点之一。

  “这次来住院,感觉食堂的饭菜明显可口了,医护人员的态度也蛮热情的。”杨娭毑告诉记者。

  有更好的就医环境、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是医改中很多患者的切身体会。长沙县第一人民医院院长钟志军介绍,政府对医院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有较大投入。“投资近3000万元新建的住院综合大楼于2012年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老百姓的住院环境;投资700万元的后勤楼今年也已建成,改善了患者及家属、医务人员的就餐环境,会议中心为远程教学提供了条件。”他还提到,该院已投资200万元,启动了老住院楼医疗业务用房的改造,今年投入100多万元新引进了超声刀、血液透析机等设备。

  从县内几家公立医院来看,与药品费用下调、就医环境进一步改善相对应的是医疗服务的提升。“过度用药等行为得到有效的根治。取消以药补医,患者总体负担有所减轻。”星沙医院党支部副书记李晓辉告诉记者,该院今年改革了绩效考核方案,工作数量、工作质量、群众满意度三方面比例,由原来的40%:40%:20%变更为35%:35%:30%,“在医改的大环境下,应该更注重医生的服务,今年医院针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达到95%以上。”

  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时代已成为历史

  将时间调回到6月26日之前,不少有在医院看病经历的市民会注意到,一样的药物,有些在医院买要比在药店买贵一些。其实这贵出的一截,叫做“药品加成收入”,它与“服务收费”、“政府补助”组成了公立医院收入来源的三个渠道。

  记者了解到,这种“以药补医”的政策,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国家财力不足、对公立医院补助有限的情况下制定的。药品从生产厂商到销售终端要经过众多中间环节层层加价。而这一政策规定,当药品进入销售终端医院之后,国家允许医疗机构可以再加价15%销售给患者。这项政策在历史上曾经对于保障公立医院的运行和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药补医”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医生在治病的过程中,开的药越多越贵,医院的收入也就相应增长。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依赖“以药补医”维持运行发展,且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收入来源的重要渠道。

  除此之外,县级公立医院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顺、人才队伍匮乏等问题。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通过医保支付等方式平衡费用,努力减轻群众负担。

  4月24日,长沙县第十六届人民政府第27次常务会上,《长沙县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经研究讨论后通过,长沙县公立医院开始逐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改革医保支付制度,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医院管理,提升服务能力……

  6月26日,长沙县正式实施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全县6所县级公立医院(县第一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县星沙医院、县精神病医院等)“以药补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现在取消了‘以药补医’,政府增加了对医院的财政投入,医院更加注重增加技术服务项目、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和政府的考核补助来提高医务人员收入,医务人员将更多地通过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数量和质量,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长沙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百姓感受最明显的是,药费明显降低了,住院医保个人自付费用减少了。

  长沙县基层医改走在全省前列

  长沙县早在2010年底起便启动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通过几年的努力,长沙县基层医改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

  从2010年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到今年6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长沙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事项来抓,给予高度重视,保障了医改的稳步推进并取得实效。

  针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长沙县从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着手,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得到实惠。几年来,居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满意率不断提升,对县级公立医院的改革也充满期待。

  从目前运行的一个多月时间来看,以长沙县妇幼保健院为例,价格调整对患者而言,其医疗费用、门诊费用是有所下降的。“我们测算了一下门诊费用,每人次下降了将近4元,住院费用也有所下降,医保报销比例有所提高,患者自付比例下降。整体而言,此次改革,老百姓自付费用有下降,对医院影响还是比较小。”该院院长凌天佑表示。

  药价问题始终是公立医院改革的“牛鼻子”。“‘以药补医’机制被全面打破,药价降了,医保又能报销一大部分,患者真正得到了实惠。”长沙县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说,在本次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医疗方面全面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原来15%的药品加成收入,则通过合理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政府补贴以及加强医院管理来弥补。

  “现在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实行岗位管理,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办法。”他说,这样使医疗卫生机构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创造了社会效益。在业务增长的同时,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也得到了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调动起来,人民群众能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医疗事业能得发展。

  如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步伐的大步迈进,“人民群众得实惠,医疗机构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医务人员受鼓舞”的多赢局面将逐步实现,老百姓得以享受更多合理就医、方便就医、公平就医的改革“红利”。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