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地面立体停车场至少已建5个 天桥起重进军立体停车市场

26.05.2016  21:56

   原标题: 天桥起重进军立体停车市场 株洲地面立体停车场至少已建5个

  位于汽车城旁的立体停车场已初具雏形(记者 邓石华 摄)

  株洲晚报5月26日讯(记者 邓石华 周蒿)去年8月,我市首个地面立体停车场投入使用,至今,市区已建成至少5个地面立体停车场,还有10余个地下立体停车场。日前,天桥起重发布公告,投资成立天桥利亨公司,掘金立体停车市场,而我市也将兴建多座立体停车场,其中有两个项目,已完成招投标程序。

  【样本】原来只能停3台车 改造成立体停车场能停20台

  在红港路水岸花城小区门口,一个高高耸立的立体停车场已初具雏形。

  记者了解到,这个立体停车场由株洲永翔科技公司建设。公司负责人胡孟牛介绍,这个立体停车场是公司推出的一个样本,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原本只能停放3台车,经过建设后,停车场共有10层,每层可停放2台汽车,能停20台车。

  胡孟牛介绍,这个停车场现在处于调试阶段,预计6月份将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

  【数据】市区至少有5个地面立体停车场

  去年8月,位于株洲市规划设计院的首个地面立体停车场投入使用,承建方是湖南亿泊智能立体停车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亿泊停车”),这也是我市首个立体停车场建设公司。

  除了这个停车场之外,去年10月,该公司还在位于石峰区的株洲车城机车配件有限公司内,建设了一个5层高的立体停车场,共有11个停车位,今年2月投入使用。

  算上亿泊公司和永翔科技的样板库,株洲现在至少有5座地面立体停车库。

  胡孟牛说,除了地面停车场之外,城区不少地下停车场也是使用的立体停车模式,目前,在城区共有10多个地下立体停车场。

  【市场】停车难催生需求,目前政府单位最积极

  尽管花费不秀气,但是立体停车场的市场前景显然一片光明。

  以我市为例,据相关部门统计,城区公共停车泊位缺口达万余个,而可以利用建设平面停车场的空地已是少之又少。

  记者从亿泊停车了解到,公司立体停车业务,主要面向省内的政府单位、公司和小区等。因为使用效果不错,株洲车城机车配件有限公司还有意向再建设一个同样规模的立体停车场。除此之外,亿泊停车还在郴州承建了一个地下立体停车场。

  胡孟牛向记者透露,城区已有多个政府部门和他沟通过建设立体停车场的问题,“现在有意向的单位有10多个,已有两个单位完成了招投标,我们即将开建。”

  【答问】

  1、技术可靠吗?故障率控制在0.5%-1%范围

  已经投用的立体停车场使用情况如何?

  ●规划设计院车库

  运行时间:10个月

  运行表现:初期偶有机械故障,现在十分稳定

  车库工作人员介绍,停车场建成初期,设备偶尔会出现一些机械故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熟悉,现在系统的运行十分稳定,已经很久没出现过故障。

  ●车城机车配件公司车库

  运行时间:3个多月

  运行表现:初期因操作不当出现过小问题

  株洲车城机车配件有限公司后勤主管邝先生介绍,车库只在使用初期出现过几次因操作不当引起的小问题。

  胡孟牛介绍,立体停车场主要由钢构件和电气传动部分组成,钢构件的毛病一般较少,问题一般出在电气传动部分。比如升降过程中突然中断,但对车辆不会造成损害。“现在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保证故障率在0.5%-1%。”他说,相当于停100台车,最多只有1台车会出现故障。“就算停电了,我们也会有移动发电机进行紧急处理。”胡孟牛说。

  2、如何监管?纳入特种设备监管,专人负责售后

  记者从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科了解到,立体停车场与电梯一样,纳入特种设备目录。建设一个立体停车场,需要市质监局特种设备科查验公司的制造资质、安装资质,审验通过后才能安装,安装过程中,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株洲分院还会进行安装监管,确保设备的安全。投入使用后,设备还会定期进行年审。

  胡孟牛说,每个立体停车场都有专门的售后对接人员,出了问题后,技术人员会第一时间到场进行解决。

  3、造价高吗?平均一个车位建设费用为3-5万元

  记者了解到,位于株洲车城机车配件有限公司内的立体停车库,建设费用大该在32万左右,平均下来,一个车位的费用在3万元左右。

  据胡孟牛透露,正在建设当中的10层样板车库费用为100多万,而建设一个20层高可停放40台车的停车库,费用需要200万元左右。

  【相关链接】“天桥起重”拟掘金立体停车业务

  23日晚间,株洲天桥起重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将与株洲市天元区保障住房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利亨车库设备有限公司和株洲市规划设计院拟共同投资5000万元,在株洲设立湖南天桥利亨停车装备有限公司,开展立体停车业务。

  天桥起重表示,将借鉴公司在高端工业装备制造领域的经验,发挥投资各方在技术、产品、渠道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公司立体停车业务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