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月我省商务情况通报
外贸:完成进出口771亿元,同比下降21.1%;其中,出口498.4亿元,同比下降26.5%;进口272.6亿元,同比下降9.1%。完成加工贸易201.9亿元,同比下降27%。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028.1亿元,其中,实际使用外资74.7亿美元,同比增长9.1%,实际到位内资2535.1亿元,同比增长14.9%;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352个,同比增长23.9%;合同外资124.8亿美元,同比增长78.2%;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其中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5.5%。
对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9.7%;完成营业额30.5亿美元,同比增长21.5%;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27.5亿美元,同比增长44.7%;对外直接投资额1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9%。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1亿元,同比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
口岸:航空口岸进出境人员145.1万人次,同比增长
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进出口降幅继续收窄。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消化“一企一策”、海关统计口径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我省外贸形势严峻,进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但降幅呈逐渐收窄的趋势。7月当月,全省进出口总额129亿元,同比下降16.3%。其中:出口86.4亿元,同比下降5.5%;进口42.7亿元,同比下降32.1%。5、6、7月份累计进出口分别下降27.3%、26.5%、21.1%,外贸形势逐步回暖。
2、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持续下滑。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87.1亿美元,同比下降23.7%;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同比下降31.3%;对外承包工程带动货物出口869万美元,同比下降83%;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进出口总额1956万美元,同比下降47.7%。
3、民营企业出口占比保持首位。分企业来看,1-7月,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64.6亿美元,占全省外贸总值54.5%。尤其是出口50.3亿美元,占出口总值的65.7%。进口方面,外商投资企业15.5亿美元,与民营企业分别占进口总值的36.9%和34.2%。
4、部分国家地区进出口增幅回正。1-7月,对日本、越南、巴西的进出口总值同比分别增长2.5%、8.6%、2.0%,对韩国、日本、德国、欧盟等十二个国别和地区的进口呈正增长,对日本、越南、墨西哥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2%、2.1%和7.5%。从主要进出口市场来看,对亚洲地区进出口34.1亿美元,同比下降21.9%;对台港澳地区进出口23.5亿美元,同比下降17.7%;对美洲大洋洲地区进出口31.6亿美元,同比下降24.4%;对欧洲地区进出口16.6亿美元,同比下降19.4%;对西亚非洲地区进出口9.8亿美元,同比下降50%。
5、市州进出口增幅差别较大。实现正增长的市州有永州、怀化、邵阳、益阳,同比分别增长47.6%、22.3%、12.6%、5%。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较大的市州有:岳阳、张家界和湘西自治州,同比分别下降53.7%、43.2%、41.1%。完成年度目标排名前5的是:永州、邵阳、益阳、常德、娄底;完成年度目标后3位的是:岳阳、郴州、张家界。
二、招商引资
1、第三产业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业吸收外资大幅下降。全省一、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5.0: 52.0: 43.0;实际到位内资比重为6.7:50.1:43.2。第三产业引资增长较快,新批外项目158个,同比增长53.4%;合同利用外资68.28亿美元,同比增长202.1%;实际使用外资32.15亿美元,同比增长47.1%。房地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56.1%,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7.9%。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9.5%,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3.7%。其中,工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9.1%,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2.4%;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持续下降,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0.1%。第一产业引资较稳定,实际使用外资3.7亿美元,同比增长1%;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51.8%。
2、主要来源地投资保持稳定,美国对湘投资增长较快。外资方面:香港新批项目、合同港资、实际使用港资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7.4%、67.4%、61.8%,实际使用港资同比增长14.9%。韩国、美国对湘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30.9%、65.6%。“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中,马来西亚对湘投资较快,实际使用外资增幅高达210.7%。实际使用台资连续下降,同比下降28.7%。内资方面:来自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到位资金分别为1318.9亿元、412.5亿元和385.3亿元,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2%、16.3%、15.2%,同比分别增长12.3%、8%、25.4%。来自中部五省地区的到位资金为316.34亿元,占全省总额的12.5%,同比增长22%。
3、湘南三市和洞庭湖区吸收外资增幅高于全省。湘南三市和洞庭湖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4.0%、10.1%,均高于全省增幅。长株潭地区和湘南三市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分别占全省总额的82.4%、56.1%。长株潭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分别增长8.1%、16.1%。全省吸收外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长沙、郴州、衡阳、湘潭、株洲。全省内联引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长沙、郴州、岳阳、株洲、衡阳。
4、中外合资企业引资增长较快。中外合资企业新批企业、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3.7%、41.7%、27.3%,实际使用外资占全省总额的20.7%,比去年同期增加3.0个百分点。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7.1%、28.8%,分别占全省总额的64.7%、6.4%。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到位外资同比下降18.1%。
5、园区招商引资增长较快。省级以上园区新批项目89个,同比增长34.9%;合同外资48.4亿美元,同比增长80.5%;实际使用外资27.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占全省总额的36.9%,比去年减少2.4个百分点。其中,14个国家级园区新批项目53个,同比增长60.6%;合同外资28.2亿美元,同比增长163.2%;实际使用外资16亿美元,同比增长5.5%,占全省总额的21.4%,比去年减少0.7个百分点。实际到位内资323.3亿元,同比增长13.6% 。
三、对外经济合作
1、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主要方式。1-7月,我省“走出去”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对外投资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全省共计核准境外企业89家,合同投资总额35.1亿美元,中方合同投资额27.5亿美元,分别同比上升62.4%和44.7%,对外直接投资实际额13.3亿美元,同比上升35.9%。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共发生17起并购,涉及中方合同投资额18.8亿美元。三诺生物、山河智能、馨航瑞康等企业开展了多起国际影响力较大的境外并购,有序进入高端制造业领域。
2、对外承包工程增速放缓。对外承包工程受宏观环境影响较大,增速趋缓。1-7月,全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20亿美元,同比增长12.0%;完成营业额14亿美元,同比上升0.1%,高于全国平均增速2.5个百分点。我省对外承包工程的主要企业水电八局、中建五局、湖南建工仅中建五局保持了同比增长,其余两家企业业绩均出现了小幅下滑。
3、对外劳务合作保持快速发展态势。1-7月,全省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16.2亿美元,同比增长30.6%;完成营业额16.5亿美元,同比增长49%。共派出劳务人员5.6万人,月末在外10.9万人。
四、省内市场
1、消费品市场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271.0亿元,同比增长11.5%,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2、居民消费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同比上涨5.4%,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2%;消费品价格上涨2.3%,服务价格上涨1.0%。
3、基本生活品类、居住类、交通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平稳较快增长。1-7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242.6亿元,同比增长19.3%;服装鞋帽类179.1亿元,同比增长9.6%,日用品类79.8亿元,同比增长18.0%。居住类商品中,建筑材料类实现零售额36.7亿元,同比增长34.2%;家具类14.4亿元,同比增长25.5%;五金电料类25.2亿元,同比增长18.3%。交通电器类商品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777.4亿元,同比增长13.0%;家用电器类164.8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4、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放缓。1-7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158.9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西药类增长11.1%,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12.7%。
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降幅继续收窄。1-7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422.2亿元,同比下降2.8%,相对于上半年(同比下降3.7%)降幅收窄0.9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