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湖南商务情况通报
外贸:完成进出口79.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其中,出口50.7亿美元,同比下降36.1%;进口28.5亿美元,同比下降3.8%。完成加工贸易21.7亿美元,同比下降6.5%。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103.4亿元,其中,实际使用外资52.7亿美元,同比增长10.6%,实际到位内资1761.1亿元,同比增长12.3%;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47个,同比增长34.2%;合同外资94.5亿美元,同比增长111.1%;省级以上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9.3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11.7亿美元,同比下降1.9%。
对外经济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业务新签合同额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9.6%;完成营业额19.6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境外中方合同投资额22.7亿美元,同比增长36%;对外直接投资额8.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内贸: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46.2亿元,同比增长11.4%。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9%。
口岸:航空口岸进出境人员98.2万人次,同比增长36.3%,进出境航班6260架次,同比增长38.3%。
商务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对外贸易
1、外贸降幅收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今年以来,在全国进出口继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下,我省进出口尤其是出口的下行压力较大。5月,我省进出口环比增长1.6个百分点,出口环比增长5.5个百分点,前5个月进出口降幅相对前4个月缩小3.2个百分点,下降趋势有所缓解。但与全国和中部地区相比,我省进出口增幅比全国平均增幅低19个百分点,比中部地区平均增幅低16.4个百分点。全省14个市州只有3个市州实现正增长,外贸形势依然严峻。
2、一般贸易有所回升,加工贸易持续下滑,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快速增长。1-5月,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54.3亿美元,同比下降30.9%,降幅缩窄4.5个百分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进出口总额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9.3%;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1.66亿美元,同比下降23.7%,降幅略有扩大。
3、传统出口产品量价齐跌,铁矿砂、铜矿砂、煤等商品进口稳定。从主要商品看,我省传统出口产品钢材、服装、箱包、汽车、烟花爆竹及陶瓷量价齐跌,鞋类出口价格回升,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电容器出口数量下降,但价格涨幅翻倍。我省主要进口商品中,铁矿砂及其精矿价格基本稳定,铜矿砂、煤、乳品、电容器等量价齐升。
4、我省进出口主要市场均呈下滑态势。从主要市场的进出口情况看,对亚洲地区进出口21.31亿美元,同比下降30.5%;对台港澳地区进出口20.06亿美元,同比下降13.1%;对美洲大洋洲地区进出口20.81亿美元,同比下降23.6%;对欧洲地区进出口10.56亿美元,同比下降22.4%;对西亚非洲地区进出口6.49亿美元,同比下降55.1%。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香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韩国为前五大贸易伙伴;中国香港、美国和韩国为我省主要出口国家和地区;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美国为我省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
二、招商引资
1、第三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制造业降幅缩窄。我省一、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为3.8:54:42.2;实际到位内资比重为6.5:50.7:42.8。第三产业引资持续较快增长,外资和内资增幅分别达51.5%和21.1%,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金融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际使用外资增幅较高,同比分别增长964.6%、627.3%、119.8%、103.7%。房地产业实际到位外资3.32亿美元,同比下降49.2%;实际到位内资274.32亿元,同比增长5.4%。第二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8%,实际到位内资同比增长1.9%。其中,工业实际使用外资27.16亿美元,同比下降5.5%;到位内资802.68亿元,同比增长0.3%。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和实际到位内资连续五个月负增长,但降幅逐步缩窄。
2、港台地区对湘投资均有增长,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仍为我省内资主要来源地。外资方面:香港对湘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实际使用港资32.59亿美元,同比增长17.1%。台湾对湘实际投资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今年首次实现增长。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国对湘实际投资同比增长70.6%。欧洲对湘实际投资6.87亿美元,同比增长63.1%。内资方面:来自泛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到位资金分别为925.21亿元、290.7亿元和27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5%、26.3%。来自中部五省地区的到位资金为212.8亿元,同比增长8.7%。
3、洞庭湖区和武陵山片区吸收外资增幅较高,长株潭地区和湘南三市引资保持稳定。洞庭湖区和武陵山片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为6.3亿美元、3.1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9%、23.3%,均高于全省增幅。长株潭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金额分别为28.55亿美元、580.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14.7%,分别占全省总额的54.2%、33%。湘南三市实际使用外资、实际到位内资金额分别为14.65亿美元、409.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5%、8.5%,分别占全省总额的27.8%、23.2%。全省吸收外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长沙、郴州、衡阳、株洲、湘潭。全省内联引资居前五位的市州是:长沙、郴州、岳阳、株洲、常德。
4、中外合资企业三项指标快速增长。中外合资企业新批企业、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90.3%、207.1%、24.8%;中外合作企业合同外资、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02.1%、46%;外商独资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5.5%,占全省总额的66.1%,比去年同期增加2.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43.2%。
5、国家级园区实际使用外资小幅下降,但新批项目、合同外资增长迅速。省级以上园区新批外资项目62个,同比增长47.6%;合同外资31.47亿美元,同比增长95.3%;实际使用外资19.27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省总额的36.6%,比去年同期减少3.2个百分点。其中,14个国家级园区新批外资项目40个,同比增长60%;合同外资24.09亿美元,同比增长146.9%;实际使用外资11.67亿美元,同比下降1.9%,占全省总额的22.2%,比去年同期减少2.8个百分点;实际到位内资242.72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省总额的13.8%。
三、对外经济合作
1、跨国并购成为对外投资主要方式。今年以来,我省跨国并购项目显著增多,截至目前已备案跨国并购15起,中方合同投资额17.3亿美元,其中三诺生物先后实施两起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跨国并购,收购美国尼普洛和PTS,进入全球血糖仪制造商的一线阵营;山河智能收购加拿大AVMAX,进入航空服务领域;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环卫机械专业制造商LADURNER,进一步丰富了在环保领域的产业链。此外,中联重科还对美国特雷克斯发起了要约收购,虽然因价格等因素最终搁置,但充分体现了我省企业通过国际并购寻求跨越式发展的决心。
2、对北美及澳洲投资比重上升。今年1-5月,我省企业对北美及大洋洲投资比例大幅上升,累计备案境外投资企业15家,中方合同投资额7.64亿美元。投资目的主要是收购目标国相关资产,如酒庄、农场、牧场等,如人健集团投资加拿大,收购当地酒店等商业地产;湖南湘教书香版业有限责任公司收购纽约葡萄酒酒庄;纽尔生物科技收购新西兰牧场及奶粉品牌等。这一方面是受“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部分企业希望通过海外资产配置,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3、对外承包工程增速低于预期。从1-5月的统计数据来看,我省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1.1%,低于年度奋斗目标9个百分点,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国际金融风险蔓延,非洲、南美等国货币贬值现象严重,施工企业不得不放缓工程进度以期减少汇率损失;二是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对以美元计量的工程营业额带来不利影响;三是我省具有独自承接海外项目的工程企业仍然不多,随着我省海外工程业绩的不断增长,基数的增加给后续的增长带来了压力。
四、省内市场
1、消费品市场增速低于去年同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月,全省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46.2亿元,同比增长11.4%,较上年同期减缓0.6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个百分点。
2、居民消费价格高于去年同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月,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上涨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同比上涨6.0%,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1%;消费品价格上涨2.5%,服务价格上涨0.9%。
3、基本生活品类、居住类、交通电器类商品零售额平稳较快增长。1-5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1371.8亿元,同比增长20.3%;日用品类55.9亿元,同比增长17.3%。居住类商品中,建筑材料类实现零售额22.4亿元,同比增长25.4%;家具类12.5亿元,同比增长21.9%;五金电料类17.0亿元,同比增长17.0%。交通电器类商品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563.3亿元,同比增长12.3%,家用电器类109.6亿元,同比增长3.9%。
4、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放缓。1-5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中西药品类实现零售额117.4亿元,同比增长14.6%;其中,西药类增长10.7%,中草药及中成药类增长11.4%。
5、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降幅继续收窄。1-5月,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290.6亿元,同比下降4.4%,相对于一季度增速(-4.9%),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