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创新鼓励政策显成效 48家企业获千万资助

23.04.2015  21:40

4月23日,2015年长沙经开区、长沙县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暨企业发展概况(2014)新闻发布会现场,48家园区企业获千万资助。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接受记者提问。

华声在线4月23日讯(记者 龙腾)今天上午,记者从2015年长沙经开区、长沙县知识产权宣传周主题活动暨企业发展概况(2014)新闻发布会上获悉,48家园区企业获得专利和商标资助共计1102.6万元。其中,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10万元以上资助,三一集团等3家企业获得100万元以上资助。

据悉,2014年4月,长沙经开区出台《长沙经开区专利驱动创新发展鼓励办法》资助企业情况。通过举办全区示范园区建设动员大会、创新方法培训和知识产权管理贯标培训,结合国家专利审查员实践工作,进一步活跃全区创新工作氛围,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2014年,园区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81件,同比增长40%,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院士工作站1家。

其中,三一集团“大吨位系列履带式起重机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山河智能“智能挖掘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铁建重工研发新型掘进机打破国外长期垄断。

新闻发布会上,经开区还发布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发展概况(2014)》。“这是长沙经开区第一次以内容为纲,以数据为网,全方位、多角度组织研究掌握园区企业的发展情况。” 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科明表示。

2014年企业发展概况从“企业发展现实表现”和“企业发展潜力培育”两个角度出发,围绕企业增长、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多个指标,对园区企业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我们不只是以规模和产值作为唯一指标,而是将自主创新、绿色发展、结构调整等评价指标提到最前面,这关系到园区未来的发展能否健康可持续,“两型”建设能否取得实效。”李科明认为,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衡量企业发展的标准,同时要实现由管委会习惯总结宣传自己做了什么,向注重总结宣传企业做了什么的重大转变。

201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637亿元,实现税收96亿元,引进总投资300亿元的长沙科技新城项目、总投资约60亿元的克莱斯勒Jeep项目以及深圳IC产业建设长沙基地。同时,工程机械一业独大的局面被打破,占比由80%下降到55%,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发展则势头迅猛,保持30%、50%的增速。

如何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释放园区发展潜能?李科明表示,2015年,园区将围绕科技创新、简政放权、激活民资以及人才引进等几个方面,更好地发挥园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