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微调查:抽样显示城区30.4%孩子属隔代抚养
24.11.2014 12:46
本文来源: 湖南红网
11月21日,记者从市幼儿园、城关一小两校14个班中抽样发现,694个孩子中,有211个由祖辈接送和照顾,占30.4%。其中,市幼儿园318个孩子中有134个属隔代抚养,占42.25%,城关一小376个孩子中有77个,占20.48%。
我与孩子的交集在哪?
在汨罗城区,“上班族”一般上午8点、下午2点半上班,上午12点、下午5点半下班。学生上午7点20分、下午1点半上学,上午11点40、下午4点40左右放学。年轻父母在外地挣钱养家、离异或离世,因时间、家庭状况的差异,不少老人肩负起接送、照顾孙辈的重担。
这些老人,年龄在55岁以上,身体状况也不一而同。64岁的退休干部刘爹,是这支队伍中“佼佼者”,从事“背书包”这一职业,已是6个年头。“儿子在乡镇派出所工作,儿媳也要6点才下班,自己腰腿也不灵光,实在是没得办法,只能我来接送。”
在事业单位工作的陈女士谈及自己与女儿的“交集”,满是无奈。“我先生不在本地工作,我自己也忙,孩子只能由老人带。我回家的时候,女儿已入睡,当我还在补睡眠时,女儿又到了学校。”
“隔代抚养”与“父母抚养”,孰优孰劣?
凯华小区65岁的退休教师叶爹,很为孙子担心,“孙儿跟我们在一起,身体能照看好,就是学习和性格培养方面,有点心有余力不足。”12岁的“小叶”挺结实,但平时不干家务,非常迷恋网络游戏,缺乏学习兴趣,。
退休干部彭祥,抚养孙儿已3年有余,他认为,老人带孙辈,能让子女安心工作,这是好事。如果老人能用好的方法和技巧去抚养孙辈,可以弱化因“代沟和溺爱”引起的不良教育效果,不会比“父母抚养”差。老人每次接孙儿回家,都会引导孙儿观察友谊河两岸的植物,启发认知。“他才5岁,认识了很多植物,也懂了一些地理知识。”
城关小学三年级学生小贝,从出生就由外祖家抚养。“外公外婆很疼爱我,什么都依我。上学后,妈妈带的更多些,穿衣、说话、吃零食都被管着了。”小贝说起两代人对自己的态度,满是快乐,“妈妈是老师,经常陪着我做作业、做手工,有空还会带我去旅行,爸爸一般陪我买书、看书。”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小贝“口语表达和待人都不错”。
市幼儿园中(二)班陈老师告诉笔者,他们班47名幼儿,其中14名是由老人接送、照顾的。这些孩子部分性格霸道、孤僻、内向,行为习惯也欠良好。城关一小德育处的武老师也说,对比来看,由父母抚养的孩子,性格开朗些,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
关爱孩子,从陪伴做起
在教育局工作的彭女士,经常利用双休日,带着女儿参加亲子活动、陪上舞蹈课、出外旅游。“平时没时间陪她,她也不大理我。和她一起参加活动后,她的性格、心情明显好了,还是陪伴的好。”据了解,很多上班族,一般会利用双休日带着孩子去踏青、玩游戏,孩子的认同度很高,特别是几个家庭一起出行。
城郊中学九年级班主任陈艳军在家长会上坦言,“现在不陪孩子,以后不知道有多少事要麻烦自己。无论您工作有多忙,都要抽时间陪同孩子。”
“很多家长'挣了票子忘了孩子',这其实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养教方式。”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办负责人建议,“家长要和学校加强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多陪孩子参加集体性活动,比如家长会、亲子活动。”
本文来源: 湖南红网
24.11.2014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