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为何“认罚”60亿元

11.02.2015  12:25

  

 

  重罚

  新华社发

  国家发展改革委10日宣布,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对高通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施排除、限制竞争的垄断行为依法作出处理,责令高通公司停止相关违法行为,处2013年度在我国市场销售额8%的罚款,计60.88亿元。这一罚单系中国反垄断历史上金额最大的罚单,改写了中国反垄断历史。在西方国家对高通反垄断调查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为什么这家全球互联网“芯片”巨头在中国“认罚”60亿元?

  高通全球收入一半来自中国

  成立于1985年7月的高通是一家美国无线电通讯技术研发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专利许可收费公司和最大的无线通讯芯片制造商,其专利之多,让几乎所有手机厂商都离不开这家公司的授权。包括WCDMA、CDMA、TD-SCDMA、LTE等技术规范在内,通通绕不开高通的基本专利。

  此前高通由于涉嫌垄断行为,同样被欧盟、日本、韩国等反垄断执法机构发起过反垄断调查,但对其罚款者寥寥。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长期反垄断调查后发现,在拥有大量专利的背后,高通通过收取不公平的高价专利许可费、没有正当理由搭售非无线通信标准必要专利许可、在基带芯片销售中附加不合理条件等垄断行为,在中国赚取了高额利润。

  数据显示,高通通过芯片销售和许可费于2013年在全球获得248亿美元的收入,而其中近一半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已成为高通公司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长期关注反垄断问题的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邓志松认为,中国反垄断部门对高通的执法,是全球反垄断领域标志性事件。而中国在高通一案中能首先取得重大突破,首先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无线通讯市场,例如高通50%的收入来自中国市场,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因而有着更大的发言权。

  通信专家项立刚对记者表示,按照高通在华赚取的利润计算,罚款数额并不多,高通不舍得失去中国市场,这可能是其接受60亿元罚单的原因之一。

  中国芯片产业软肋

  让垄断者“以退为进”

  如果说高通在华“认罚”巨额罚单是舍不得中国巨大的芯片市场,那么中国芯片产业技术软肋,也使得国际芯片巨头在中国并没有实质性的竞争对手,“认罚”后仍可“以退为进”。

  记者采访发现,相比高通年收入近300亿美元,我国芯片企业实力规模仍然较小。近两年收购了展讯和锐迪科两家知名芯片设计企业的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说,中国同类企业中,除了最大的三家华为海思、展讯和锐迪科,其它厂商销售规模都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芯片在中国众多产业中是最弱之一。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魏少军说,在国内使用的价值几千万元的芯片中,价值高的基本是百分之百进口,而自己生产的大多是“地摊货”,比如用在摄像头等,可能一个芯片也就几毛钱。

  中国芯片行业技术软肋,让全球芯片巨头依然有“以退为进”的资本。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此次处罚虽然对手机厂商降低成本有利好,但对于芯片行业竞争以及研发进程影响不明朗。

  手机成本下降背后

  专利技术压力上升

  业内人士表示,多年来,高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对我国多达上百家无线通讯制造企业生产的手机都要按整机售价的5%收取不合理的许可费,被业内称为“高通税”。由于我国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普遍弱小,高通对同行和下游企业有着绝对话语权,此前企业往往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吃了不少哑巴亏。

  研究机构“iSuppli”半导体首席分析师顾文军说,业界戏言称高通是中国手机产业的“税务局”,而此次处罚和对其收费模式的改变,将降低手机厂商成本,进而降低消费者购买手机价格。但与此同时,中国手机成本下降背后仍然有高通的影子,技术的缺失可能给中国手机厂商带来进军海外市场的障碍。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主任宁家骏表示,中国企业还是要想办法,不断研发逐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中国通信企业未来需要摆脱对于高通技术的依赖,才能从根本上打破高通的垄断。

  (综合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