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用油走俏 “油茶之乡”桂阳土法榨油受宠
榨油师傅将磨碎的茶仁粉倒入蒸锅。 欧阳常海 摄
土法压榨出来的茶油,成丝成线。 欧阳常海 摄
中新网郴州1月19日电 (通讯员 颜石敦)“山茶油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用油,香味纯厚,吃的人越来越多。”“油茶之乡”湖南省桂阳县的一家榨油坊里,老板周连飞忙个不停。
桂阳县当地人800年前就擅种植山油茶及进行土法榨油。自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人们对猪油、调和油的偏爱,桂阳油茶种植面积渐渐缩小。多数油坊无油可榨,师傅们纷纷转行,土法榨油手艺逐渐消失……
近年来,随着喜食山茶油人群的增多,桂阳油茶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桂阳有21万亩油茶林,可产茶油160万公斤以上。榨油坊也越来越多,古老的土法榨油在全县悄然兴起。有的师傅甚至把油坊开进了县城,现榨现卖。周连飞便是其中的一个。
“我以前是搞建筑的,看到榨茶油有赚头,就办起了这个小作坊。”2014年11月,周连飞在县城园艺路开了一家土法榨油坊。隔山如隔行,一开始周连飞什么都不懂,会榨油的婶子付柏芝、表叔欧阳跃华特意跑来传授手艺。
付柏芝娘家几代人都是开油坊的,她打小就跟父亲学榨茶油,后来嫁到夫家也是开油坊的。付伯芝说:“土法榨茶油手艺复杂,油榨都开在溪边,一般由一辆水车、一个碾盘、一根硕大的榨槽和一个悬空撞锤组成。”
桂阳的山茶仔每年霜降后才熟透,茶农摘下茶仔暴晒裂开,再把茶仁放到火炕上烘干。然后,油坊师傅利用溪边的水车带动水磨把茶仁磨成粉,接着用甄把茶仁粉蒸熟,压成胚饼。最后,把胚饼放进中空的圆滚榨槽里进行榨油。
周连飞的油坊虽然进行了技艺改进,使用上了省力的电动打粉机、榨油机,但仍然采用了传统的火炕烘茶仁、木甄蒸粉、金属箍饼。因为保留了土法榨油的几道主要工序,每天前来观看土法榨油手艺的市民络绎不绝。
年前3个月是油坊最忙的,周连飞负责到乡下收购茶仁,16元/公斤。欧阳跃华、付柏芝则在油坊进行加工,500公斤茶仁烘干时会蒸发100公斤左右的水分。偶尔,付柏芝还要回老家帮丈夫一把——前不久他们家荒废已久的土法榨油坊重新开张了。
每天,周连飞的油坊要榨100公斤胚饼,可出山茶油25公斤左右,市场价每公斤90元,供不应求。
据悉,随着桂阳县油茶产业规模的扩大,目前该县已新扩建油坊数十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