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一大规模非法养殖场隐蔽性极强 深夜排污被查处

24.06.2015  11:20
  红网湘潭站6月24日讯(湘潭日报记者 谭涛 通讯员 张春山)近日,湘大教师公寓多名业主集中反映,他们经常在深夜闻到一股禽畜粪便的恶臭。雨湖区羊牯塘街道羊牯塘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多次组织工作人员深夜寻找污染源,最终在环保部门的协调推动下,一家隐蔽的大规模非法养殖场,在一个星期内被彻底清除。
  
   深夜排污六千住户遭殃
  
  去年年底,几名湘大教师公寓的住户向羊牯塘社区反映,深夜经常能闻到禽畜粪便的臭味,社区工作人员对片区农户家进行走访调查,发现在家中养猪的村民很多,但并未发现超规模的养殖场,因此并没有作进一步处理。
  
  今年4月份起,投诉臭味的居民陡增,于是社区再次成立调查小组,深夜寻找污染源,并扩大了搜寻范围,最终在长城乡红旗村发现了一个大型养殖场。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养殖场位于山坡上,四周都筑起了高高的围墙,由于没有大门,很难发现里面的情况。
  
  社区工作人员蹲点发现,养殖人员每晚都将未经处理的禽畜粪便直接淋在经济林的树木上,因此才造成了大规模恶臭。据了解,该家养殖场总共饲养了1800多头猪,1100多只鸡,面积达102亩,但并未办理工商、环保等手续,属于非法养殖场。
  
   养殖场整改两千禽畜转移
  
  为了掌握该养殖场的非法排污证据,社区工作人员随后还联系了雨湖区环保局,在一次深夜对农场的排污臭味进行监测,两路人马一直工作至凌晨5点。经第三方机构监测,该养殖场所排放废气中的臭气浓度超过国家相关标准值的4倍,社区环保站的工作人员介绍,按规定所有规模养殖场的排污都要经过稀释等技术处理才能向外排放。最终,环保部门于今年5月底,向该养殖场下达排污整改决定书。
  
  1000多头猪和1000多只鸡处理起来有难度,为此羊牯塘街道多次追踪治理进度,一方面要确保污染问题整改到位,同时又不能让农户大半年的养殖成果白费,最终该养殖场的负责人联系到买主,在10多天内分批将禽畜全部转移出售。
  
  6月21日,我们来到该养殖场,发现场内已无养殖现象,场内的禽畜粪便也都被处理,这个困扰周边居民的环境污染问题最终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