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湖镇卫生院:创新医疗服务模式 让四万居民病有所医
对于“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抚养义务人的公民),青竹湖镇卫生院均提供免费的看病接送服务,贴心的服务,深受患者好评。
每周二至周六到社区开展义诊活动是青竹湖镇卫生院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图为医生们到彩霞社区为65岁以上老人进行免费体检。
每周进社区进行上门服务,已经成为青竹湖镇党支部的一块金字招牌。大家听到消息,都会拿着病历本前来检查。
对袁和斌来说,每周都来帮自己检查身体的青竹湖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蒋凌剑就像自己的亲生闺女一样对自己关怀备至。图片均为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 摄。
星辰在线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贺亚玲) 又到了每周的星期二。穿着白大褂的长沙市中医医院青竹湖镇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蒋凌剑像往常一样来到青竹湖镇新源社区袁和斌家,给他测量血压,检测血糖有无升高。
“你这个随机血糖值蛮高啦,有17.9,要多注意啊。”蒋凌剑像家人一样的招呼着这位74岁的老人,并将带来的格列齐特片、速效救心丸等药物放至桌上,一一嘱咐起食用方法来。
在此间隙,隔壁邻居看到蒋凌剑来了 ,赶紧拿出自己的病历本,讲述起自己上次看病后的近况。蒋凌剑看着他患有痛风的脚,要他去医院再检查一次。出门时,送报纸的邮递员看到她,老远就打起招呼来。“蒋医生,今天又来啦。”“是啊。”
青竹湖镇的居民们已经习惯了青竹湖镇卫生院的医生们像家人一样经常出现,尤其是每周二的义诊活动,家喻户晓。
这个辐射周边20公里,服务周边11个社区、4个行政村的乡镇卫生院,因为创新工作机制,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组团服务模式以及“四清楚五必访”的网格化工作法而享誉长沙市内卫生系统。这套新方法,将服务辖区内4.2万人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联动作用,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就医。
有效:“五人组”公共医疗服务团队避免服务“真空”
“一名党员一面旗”的组团服务模式在青竹湖党支部运行至今,已成常态。这种新型组团服务模式,是以党支部书记为总负责人的9个公共上医疗卫生服务团队,将辖区以村(社区)为单位划分为9个服务区,每个服务区安排1个医疗卫生服务团队,队长由党员担任,根据服务人数和范围配备1—2名医生、1名护士、1名公共卫生人员、1名村医。
“这里不像城里,村民居住地不集中,户与户之间相隔也较远,常会遇到村民外出家中无人等不确定因素。”青竹湖党支部书记、青竹湖镇卫生院院长周章义解释,新型服务模式将学雷锋志愿活动与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设结合起来,由党员队长带领队员走村串户,上门开展医疗卫生服务及基层家庭健康管理签约服务,利用下班时间深入基层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等志愿服务,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格,有效避免了服务“真空”地带的出现,也极大提高了服务的有效率和灵活性。
完善:给所有居民都建立健康档案
对所负责辖区内每个居民的健康情况了然于胸是青竹湖镇卫生院对团队所有成员的要求,看似严苛的背后有着严谨制度的支撑,这就是“四清楚,五必访”网格工作法。
所谓“四清楚,五必访”,是指团队成员对辖区内的常住人口做到“家庭情况清楚、既往病史清楚、疾病诊疗清楚、临床用药清楚”,“五必访”是指团队成员每月对困难群众必访、对高危人群必访、对独居老人必访、对残疾家庭必访、对帮扶对象必访。
公卫医师杨宇和她负责的团队对自己联系的新源社区1500名居民都非常熟悉,街道里常住半年以上的居民都有一份自己的健康档案。她的办公室里,堆积着2.38万份居民健康档案。“我们每个党员示范岗都会单独负责一个社区。”杨宇坦言,工作量确实比较大,“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理应冲在最前面嘛。”杨宇并没有因此产生任何埋怨。
贴心的服务态度,使青竹湖镇卫生院的所有医生受到了辖区居民的爱戴。“这些细伢子对我们好着呢。”新源社区72岁的老嗲嗲袁耀斌竖起大拇指。
为将服务链条延伸得更长,青竹湖镇卫生院还将网格服务和健康管理功能同步推行,坚持每周一次出诊、巡诊、上门服务,保证了行动不便患者无障碍就医,针对慢性病患者开设家庭病床、提供家庭护理。对辖区内常住居民建立健康档案2.3万份,为2000余位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