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干过农活,爱打球 三十多年乡音未改
张平文近影。北京大学供图
张平文出生成长的团田村(现为喜雨村)已经发展为苗木之乡,张平文仍记得少年时在这里砍柴、抓鱼、卖冰棒凑学费的成长故事。蒋炼 摄
长沙县第一中学70周年校庆时,张平文和部分校友等人在学校合影。县一中供图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月7日讯(记者 潘东晓 郭恬 通讯员 易海波)寒门出骄子。他出生于长沙跳马镇团田村(现为长沙市雨花区跳马镇喜雨村烟竹冲组),1984年,从长沙县一中毕业的他以全省前十名的高考成绩一举考上了北京大学,被数学系录取,26岁留校任教,2015年12月7日,48岁的他当选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
然而一开始,他只是原长沙县一名普通且平凡的农村学生,因为怀揣梦想,努力拼搏,取得今日的成就。他奉行一句话:“走不一样的路,使自己所学能‘真正有用’。”
他就是张平文。31年前的他离开那个遥远的湖南小山村,走向北京、甚至走出国门,从山村走出来的农村娃,获得了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这是一段被梦想照亮的人生,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从山村到北大 家境贫寒但自强不息
昔日的团田村如今已经改名叫做喜雨村了,但张平文更喜欢团田村这个名称,因为这里有他太多太多过去的回忆。
清晨的喜雨村平静、安详,冬日的阳光洒在茂盛的树丛和屋檐上,笔直的水泥路被打扫得格外干净。
1966年,张平文出生于这里。父母双亲均是普普通通的庄稼人,家中三兄弟,张平文是大哥。
坐在冬日安宁的老家庭院里,谈起幼年时家中的清寒,张平文的母亲邹运兰仍历历在目:“那时日子过得很拮据,孩子连衣服都没得穿,上学只能穿我的衣服。”尽管生活艰辛,父母却坚持把年幼的张平文送进学校读书。
张平文从小就聪明伶俐。叔叔张建军说,小时候的张平文就很懂事,无论做任何事都很认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他小时候,因为家里穷孩子多,张平文身为哥哥每天清晨四点就要起床出去做农活,扯秧、插秧、卖冰棒、抓鱼、砍柴,这些杂事他都会做。”
张建军说,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为了能继续读书,张平文曾自己挎着个冰棒箱走路(当时还没自行车)去卖冰棒,凭自己的力量去努力赚取学费。
在顺利完成了小学和初中学业后,张平文进入长沙县一中读高中,家庭的贫穷,并没有让他感到自卑。
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实际上,中学时期张平文最出色的课程和兴趣所在就是数学,农村出来的他曾在湖南省数学竞赛中名列前五。
“孩子有一次数学在全省得了一等奖,但他却没告诉我和他爸,还是别人告诉我们才知道的。”冬日的喜雨村里,邹运兰坐在院子里说道,老人家脸上写满回忆。
时至今日,张平文说,他能够走到今天,并取得一定成就,家庭环境对他的影响相当深远。
“知道孩子现在有了大成就,我这心里很开心,这都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让我欣慰的是,这孩子没忘本。”邹运兰告诉记者。为村上修路投资,每年只要过年归家必会驱车至亲戚家中拜年,这些不经意间的小细节,让张平文的亲人们都感到温暖。
脚踏实地不尚空谈,专心学术成“风云人物”
1981年,张平文顺利考入长沙县第一中学,初到新学校的张平文很快融入到校园氛围中。
“张平文平时喜爱运动,是个乒乓球爱好者。”据长沙县一中85届学生,现长沙县一中长沙校友会会长李波回忆,张平文经常在傍晚放学后与同学们打乒乓球和篮球。李波曾和他一起打过球,对张平文的球技赞叹不已:“他打得很不错,能很好地控制球,把球送到合适的位置。”
在长沙县一中就读期间,张平文生活依旧清苦。“当时学校条件艰苦,两个班的男生混住一个宿舍,但大家都甘之如饴,特别是张平文,当时他家的家境并不好,但他人很朴实、厚道,是典型的农家子弟。无论什么时候,他都能随遇而安,经常要帮家里做农活、操心家事的他,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业。”让李波感到佩服的是,张平文将自己的时间进行了合理的分配,兼顾了家中琐事的同时,自己的学业也丝毫没有落下。
回忆这段校园经历,张平文说,正是因为早年在心中埋下的梦想,给了他求知的动力,外界环境再苦也从未让他动摇。又正是因为干一件事就要喜欢上它的态度,以及一点一滴地做好每件事情的踏实做法让张平文赢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成为了当时校园的“风云人物”。
“当年的我们每天早上八点多上课,一直要上到下午四五点。当时学生们的学习口号真就是单纯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也是一个学术空前开放的时代。”谈起当年在长沙县一中的学习生活,李波还依然历历在目。
他对记者说,那时候85届、84届的学生一起混住,跨班交流机会多,所以感情特别好,记得84届高考那一年出了两个北大、两个清华,张平文就是其中之一。所以84届一直就是85届的偶像。“也许是将他们视为偶像,我们85届高考也出了五个去北大清华的同学。偶像的力量还是不可小觑啊!”李波说。
1984年,张平文以全省前十名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数学系录取。自此,他在北大一留就是31个春秋。
“张平文放弃了很多经济上的诱惑,如果他要成立公司,几年时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甘愿当一名老师做科研,安于清贫。”回忆起这位杰出的学长,李波不无感慨。
乡音难改赤子情深,视师如母不忘师恩
从长沙县一中毕业,到成为北大的一名教师,再到中科院院士,张平文经历了三十一年的奋斗,三十一年惊鸿一瞥,其间的艰辛,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张平文是从长沙县本土走出去,成为院士的第一人。在长沙市乃至湖南省,50岁不到,这么年轻的院士并不多见。多年的北京生活和各种炫目的光环,没有改变张平文的乡音,更没有改变他的赤子之心。
“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在长沙县一中求学的日子,那时生活虽然清苦,但我们都充满活力,因为我们有一流的老师。刘老师给我们的印象最为深刻,您每天给我们改作业本,有时工作到深夜……”1998年,长沙县一中老教师刘葵,在六十大寿之际,他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来信,这封信件是张平文手写的。现在透过发黄的信件,仍能看到字里行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回忆起这名特别的学生,刘葵记忆深刻。“我教了张平文三年数学,平时上课时他总是坐在教室最前面,生怕错过一道题,错过一句话。听得特别认真。”重新回到县一中校园里,老人家打开记忆的匣子。
“张平文总是喜欢来找我问题目,很多问题我也不能第一时间给出答案,因此只得自己花时间研究,总不能被自己的学生问倒吧?”刘葵还讲起和张平文“斗智斗勇”的故事。
“张平文在我心里是个意志坚定的孩子,那时候他没好的衣服,伙食也不好,但从不抱怨,只默默把聪明与勤奋相结合,把智商与情商相结合。”刘葵说。
坚持不懈、勤奋刻苦,让张平文取得了旁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但对于父母养育之恩,以及恩师教育之恩,张平文却从未忘却。聪颖勤奋,既有极高的智慧,又有很高的情商,这是执教过他的老师们对他的一致印象。
从1989年在北大留校任教开始,回家乡去看望自己的老师刘葵是张平文每年的“必修课”。“有回他到一师范来讲学,到吃饭时间,学校领导请吃饭,但他坚决要去看望家住一师范的恩师,然后一起吃饭,在场所有校领导都不得其解。”说起张平文的事情,李波与老师们都笑道。
“有的人成就大了、地位高了就不记得那些曾给予过他帮助的人了,但张平文不这样,他没有忘记老师,现在还会经常与我发信息。”精神矍铄的老校长李铁荪现在还能清晰记起每次与张平文互发短信的内容。
廖杏华老师是张平文初中的数学老师,廖老师一直非常喜欢这个朴实聪明的孩子,把他当成儿子一样看待。后来张平文到北京大学任教之后,曾专门接廖老师到北京游玩。每次回长沙,总是上门宴请廖老师,陪妈妈和廖老师到周围一些景点走走,母亲邹运兰也自豪地说:“我儿子有两个妈妈呢。”
看到长处保持心态,为他人带去“正能量”
对于从事科研的人来说,研究过程从来不会很顺利,一次失败,就是一次徒劳,一次希望的落空,在研究者的兴趣重新填满这种空虚之前,需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来担负这一切,而无疑张平文就是这样一位内心强大的人。
“做研究遇到困难是常事,要经过很长时间的尝试才可能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喜悦就是那么一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很重要。”张平文说。
一晃三十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平文从血气方刚的学生变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他对生活的看法也慢慢发生了改变。“人的路都有很多条。每个同学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良好的心态最重要,其次是身体,第三个才是工作和学习,千万别倒了次序。”谈到这些年的经历,张平文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有福气的人”,因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总是有人不求回报、不考虑得失地给予他帮助,“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要做一个给别人带来正能量的人。”
“这些年在学科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方面,应该说做了些成绩,这是非常自豪的事。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足够多的时间来陪伴亲人。”提到家庭,张平文的话里充满了温情,在教学上无私地奉献着青春的张平文,也藏起了一份厚重而深沉的爱。
除了此次当选中科院院士,张平文还有众多头衔和荣誉。他是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研究,他在复杂流体的数学理论和计算方法、移动网格方法及应用、多尺度算法与分析等多个领域开展研究,在JAMS,SINUM,PRL等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冯康科学计算奖等多项荣誉。
长沙县一中老教师、校友忆当年
李铁荪(长沙县一中老校长):有的人成就大了、地位高了就不记得那些曾给予过他帮助的人了,但张平文恰巧不这样,他没有忘记老师,他还经常会与我发信息。
一个是父母养育之恩,一个是学校教育之恩,这是张平文从未忘却的,他既聪明,又勤奋,既有极高的智慧,又有很高的情商,这是学校学生都应该学习的。
任刚国(长沙县一中老校长):那时张平文在38班是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品德也是最好的。
长沙县一中在80年代成绩那么突出,有着良好的校风、教风、学生学风,当时学生的自觉性都非常高,某位厅长的儿子在学校里读书,到教室送东西给儿子,厅长一走近学校教室,看到里面鸦雀无声,因此他“没敢”进教室去打扰,只通过老师转交。
彭老师(刘葵爱人):张平文毕业后到北大工作拿到了第一份工资后,看望老师时就送了刘葵200元钱,当时是一个大数目。而刘老师60岁生日时,张平文还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信。
有回他到一师范来讲学,到吃饭时间,一师范校长请吃饭,但他说要与刘葵一起吃饭,一定要找到恩师家附近的饭馆,当时这让在场所有校领导都不得其解。
李波(县一中85届校友):当时学校条件艰苦,两个班的男生混住一个宿舍,住40多人,学校没有一个像样的校门,没有一栋两层以上的教学楼,唯一一栋两层楼的是宿舍,楼上住女生,楼下住男生,我那时候是住张平文他们隔壁宿舍。还记得38班的教室靠近卫生间,从斜坡下来。下完课后,我们都玩在一起,所以跨班联系机会多。
当年我们每天八点多上课,要上到下午四五点,老师来为我们补课,全都是义务劳动,我英语从高二30多分到高考70多分,都多亏了老师的辛勤付出。我们下课后一般都会打球或者是跑步,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全校学生从学校跑到丁家岭,由校长带着我们一起晨跑。
[编辑:王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