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走创新引领之路 奋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11.04.2017  22:02

  走创新引领之路 奋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

  长沙市“智造长沙——新制造 新变革 新驱动”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高级研修班学员发言摘录

长沙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这是上汽大众长沙工厂的车身车间。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长沙着力打造“三个中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长沙实现跨越式发展。图为威胜集团总装车间的人机协作生产线。 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编者按

  制造业强则国强。4月5日至8日,长沙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经信委联合举办了“智造长沙——新制造 新变革 新驱动”非公有制企业负责人高级研修班,200多名来自长沙非公有制企业的董事长、总裁、高管们暂时放下繁忙的工作,集中精力参加了4天培训学习。学员们在专家授课、实地考察、交流座谈中开阔了视野,在思想的砥砺交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一步提振了发展实体经济的信心,为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驱动力,初步形成了助力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共识。本报今日刊发的研修班学员共识《智能制造长沙宣言》和部分研修班学员在结业座谈会上的发言,表达出长沙企业家们奋力助推“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型升级的坚定信念。

  合力构建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联盟

  湖南金龙集团公司总裁 毛铁

  金龙集团作为一家致力于电线电缆精益制造、铜铝产品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回收再生的循环经济企业,特别将资源管理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只有将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多年积累的知识经验、先进的制造装备等嵌入到企业信息化管理上,这才是真正符合企业特色、助力企业发展的智能制造,这也是金龙集团在智能制造上的努力方向和目标。

  长沙有众多的智能制造先进企业与典范,有众多的智能制造技术与产品,但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能春满园。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就应该有长沙智造的特色,有长沙智造的精神。我们长沙的制造业企业应该抱团,蓄势、造势、谋势,推进制造业企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的跨界合作,打造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的全产业链、全开放的“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联盟”可以成为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入口和平台”,构建长沙智能制造领域的“关系和生态”。当前国家制造业格局面临深度调整,长沙制造业创新变革刻不容缓,进一步加强企业间产业的合作与分工,一起分享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带来的成果,是我们的共同使命和美好愿景。

  坚持创新驱动 成就中国汽车梦

  长沙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周晓州

  汽车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也是长沙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主战场之一。我认为,应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中国品牌汽车弯道超车。

  比亚迪在创新为本、技术为王的战略驱动下,实现了从技术、产品、装备全方位的突破。在传统汽车技术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中国汽车产业只有坚持创新驱动,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弯道超车。

  要补齐品牌短板,完成“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目前汽车产业自主品牌已经逐步结束“廉价车”时代,向“精品车”时代过渡,进步有目共睹。但自主品牌汽车品质的进步和品牌的提升,并没有转化为市场份额的提升,依旧是“低质低价”形象,被压制在市场的最低端。中国汽车业要由大变强,必须要把品牌课补好、补足!

  要认清形势找差距,助推中国汽车工业健康高速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虽然实现了较大发展,但总体来看,与国外品牌相比还存在极大差距。我们要保持清醒的认识,沉下心、铆足劲、加油干,励精图治,精益求精,让中国品牌汽车这个刚刚苏醒的民族产业在高速轨道上健康前行。

  让优秀人才留在长沙爱上长沙

  福田汽车公司总经理助理、长沙厂区党委书记 孔朝阳

  长沙提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的目标,推动“长沙制造”向“长沙智造”转型升级。如何加快振兴长沙实体经济,我的具体建议如下:

  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公安、检察、法院等对名为经济纠纷、实为经济诈骗的案件要加大立案、审判力度,保证企业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加大“招大引强”力度,鼓励企业并购海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引进或并购国外先进技术、企业并进行国内转化,是增强本地工业经济实力的一条快速途径,对于成功收购欧美优秀制造企业并在长沙落地转化的,要明确优惠政策。

  加大政府采购和推广力度,切实优先支持本地企业;明确高级人才来长、留长的政策,让优秀人才留在长沙、爱上长沙。在个人所得税返还、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医疗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明确优秀技工的补贴标准等政策并进行长期支持。

  全面布局智能制造 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监 刘陵

  作为中国制药装备行业龙头企业的楚天科技,在坚持制药装备主营业务领域的同时,今年还将大举进入高端医疗装备和食品装备领域,全面布局智能制造,实现2025年销售200亿元的战略目标。

  楚天科技未来5年将投入50亿元打造智能医疗产业园,主营业务将从制药装备辐射至医疗装备、食品装备领域,主要涵盖制药无菌生产机器人、外骨骼助力机器人、智能检测与诊疗机器人、智能化高端食品技术与装备等。

  建议由政府牵头成立智能制造专家指导委员会,由参与制定国家政策(中国制造2025)的专家、制造业各分支行业知名专家、产业龙头企业带头人等组成;由政府牵头,深入推动由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用五方协同创新机制,有效利用智能制造专家指导委员会,建立强大的专家资源库,搭建五方交流合作平台,进一步推进解决“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瓶颈;建议政府牵头在园区新建职业技术学院或引进职业院校分院,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培养技术人才和工匠,为企业提供人才保障。

  支持和引导“过剩产能”走出去

  湖南派意特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姜学军

  当今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最大的资源和成本不是人、财、物,而是时间。企业自己摸索,不仅会走弯路、错路,损失金钱,最大的问题是会错过发展的时机,因此我们要聚焦、对标先进地区与先进企业,加强学习。

  智能制造不是优势产业谋求更大发展的专利,政府部门也应扶持传统产业通过智能制造改造,去除落后产能、提质提效,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焕发生机的重要举措。

  关于企业“走出去”,既要支持优势产业走出去,也要支持和引导“过剩产能”走出去。“过剩产能”产业走出去的目的更多在国际产能应用和合作上,通过利用海外廉价劳动力资源,变原来不赚钱甚至是亏本的订单为盈利。以我公司为例:我们的规模出口订单转移到缅甸工厂后,能够实现20%的净利润,而国内的工厂释放出来的产能和员工转型做个性化定制和高附加值订单,利润率也大幅提升。

  用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优化制造业服务体系

  湖南沃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军亮

  近年,随着空气、烟气、水质监测等子行业因监测点数量以及监测内容的增加,行业规模正迅速扩张。环保产业需要制造出个性化,智能化的产品。建议优先扶持环保制造产业崛起,加强节能和环保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培育多家拥有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骨干企业。

  用职业教育与工匠精神优化环保制造业服务体系,保证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智能化。长沙推进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建设,要更深入地弘扬工匠精神。环保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都需要一流的工程师。因而需要不断提升基层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在产业腾飞、产品智能化推进的过程中减少短板。培养一流工匠,保证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标准化、智能化。

  长沙环保装备制造业与国外相比存在差距,多数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希望政府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加大财税扶持力度,积极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需要“大树”,也需要更多“小树

  湖南星通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力虎

  近年来,长沙的制造业已经在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电子通信、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张叫得响、有含金量的地域品牌名片。以我们专用汽车行业为例,一台原本是在外地生产的专用汽车,完成生产后拿到长沙的专用汽车企业来贴个牌,变成长沙制造,价格就能提高5%到10%。这是一件值得我们长沙制造人骄傲的事。因此,我们要像呵护自己的孩子、呵护自己的企业一样,呵护这个来之不易的长沙制造品牌,使它的含金量更高。

  长沙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小树。众所周知,以装备制造为代表的长沙制造业,有像三一、中联、山河智能这样的行业标杆企业,他们是行业里的参天大树,但长沙制造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就是只见大树,不见树林。树林就是既有大树,还有更多小树和小花小草的产业生态体系。还是以装备制造行业为例,在智能制造的大趋势下,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大,这就是众多“小花小草”茁壮成长为小树的机会,也只有让更多的小树成长起来,才能完善成为一片茂密的树林。

  跨业态合作,为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助力

  湖南捷西整体家居有限公司董事长 佘继红

  优秀企业的催生,一定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的。企业智能化的形成必然也是这样,它需要多个企业,跨行业、跨领域进行沟通交流,来应对来自市场提出的挑战。交流,特别是有效的交流,才能使得园区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品牌企业集中扎堆。这个沟通渠道或是平台的建立,需要政府的牵头才会更为有效和具有公信力。

  民企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依赖于“摸着石头过河”所得来的经验,因此,必然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留下不规范、不合理的硬伤,也部分形成了智能制造转型当中的阻力。建议由政府牵头,定期组织相关方面专家进行顾问式的咨询,有效解决和规避阻力,使企业的智能制造之路走得更为顺畅。

  智能制造

  长沙宣言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是振兴实体经济的“排头兵”,是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智能制造是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趋势,是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的关键。长沙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着力打造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创新创意中心和交通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必将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引领长沙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长沙发展的生力军,我们有责任在长沙发展的新征程中抢抓机遇,奋发作为,为创建国家中心城市,打造“三个中心”作出应有的贡献。值此“智造长沙——新制造新变革新驱动”研修班办班之际,参加学习的所有企业家共同探讨长沙智能制造发展方向,共同思考长沙制造业做大做强的发展路径,积极构建长沙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经全体学员集体研讨,形成共识,宣言如下:

  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重视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主动吸纳利用高端生产要素和先进技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和先进设计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走创新引领之路。

  二、坚持品牌建设,质量为先,打造企业知名产品。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优化生产工艺,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打造一批品质卓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产品,走品牌立企之路。

  三、坚持产融结合,借力资本,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根据企业发展资金需求实际,打通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双渠道,积极推动资产证券化,借力资本市场多元化融资工具,解开“企业发展与资金不足”的结,走产融结合之路。

  四、坚持绿色制造,节能减排,实现企业两型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行绿色制造模式,采用循环低碳集约生产方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打造绿色产业链,走两型发展之路。

  五、坚持开放发展,内联外引,拓展企业发展空间。依托长沙区位优势,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战略,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深化企业国际国内合作,在更大空间、更广范围内集聚各种资源和要素,走开放发展之路。

  六、坚持人才强企,集聚智慧,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围绕企业发展战略需求,重视人才培育,搭建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激发各种人才的创新活力,加强人才储备和引进,走人才强企之路。

  七、坚持守法诚信,亲清共融,彰显企业良好形象。致力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遵纪守法办企业,正大光明搞经营,大力支持长沙发展,走守法诚信之路。

  拧紧政策之绳

  引导创新驱动

  阿凡提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春生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重视智能制造的建设。建议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方式,尽快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方面建设列入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序列,尽快开始指导并支持创建技术智能化科研平台,融智能、信息、技术、网络、金融、服务于一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拧紧政策之绳,引导创新驱动。目前,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多停留在政府层面,建议尽快开始贯彻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企业落实机制,开展倒推式顶层设计。建议政府成立创新驱动委员会(有企业代表参加),尽快做好长沙市智能制造三年的倒推式顶层设计以及执行标准,集中政策措施与工具,助力企业“海陆空”发展环境全面升级。将畅想十年、清晰五年、规划三年、实干一年的发展战略,融入每一个企业家的血液!

  老板不转身

  企业难转型

  湖南忘不了服饰有限公司

  战略总经理 蔡力强

  老板不转身,企业难转型。大力创新企业家思维,大力提升企业家素质,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是做好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目前,由于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企业正面临转型的诸多挑战,好企业的转型、困难企业的生存,都需要政策的强有力支撑。

  建议着力加强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建立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国家政策法规和产业趋势的培训;树立企业家标杆,加大对企业家创新发展的宣传,浓厚创新发展的氛围;实施对口帮扶;推进工业文化发展,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建议加大工业文化建设,着力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工业设计中心,设立长沙工业设计中心,使长沙企业注重产品创新设计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改革职业教育,培育长沙高素质技术人才是当务之急。长沙企业的转型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建议改革职业教育,实施开门办学、联合办学,培育后备的技术工人队伍。

  本版文字整理

  长沙晚报记者 黎铁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