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已一年 长沙明年全面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
星辰在线11月23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匡春林)以前,长沙的低保标准“城乡有别”:城市低保实施补差救助,农村低保实施分档分类救助。2015年7月1日起,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和高新区正式“试水”城乡低保一体化标准,2016年8月,长沙县、望城区全面推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市实施城乡一体化的低保户达4.68万户、8.1万人。根据部署,明年,全市将全面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长沙是如何顺利推进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的?记者连日来深入长沙各区县(市),了解其背后的“破题、推开、创新”三部曲。
破题
勤摸底,抽样调查上千户低保家庭
城市、乡村的低保实施一体化试点改革,首要的是破解农村收入难以核准的难题。以前,长沙城市低保主要通过对家庭收入的计算,采取补差方法对困难家庭进行救助;农村低保主要通过评贫议贫的定性分析模式,采取分类分档方式对困难家庭进行救助。
“要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必须通过计算家庭收入与评估实际生活水平相结合的办法,不分城市农村,采取补差方式对困难家庭实施救助。”市社会救助局负责人介绍,首先,长沙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对乡镇(街道)分类划片,下放社会救助申请家庭收入计算与评估的裁量权,将社会救助申请家庭收入计算评估的项目、标准的制定下放到乡镇(街道)一级,明确村(社区)一级全程参与。
接下来,试点区根据区域内居民所从事的行业、种植的作物、养殖的动物以及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制定收入计算评估项目与标准的初步方案,由区、县(市)审核备案并予以公示。
“同等收入情况下,拥有土地、鱼塘、山林等生产资料的农村家庭,其抗风险能力强于城市居民家庭。”该负责人指出,测算好农村家庭生产资料所产生的月人均效益是重中之重。为此,长沙在全市城乡低保数据库中,特意抽取上千个样本进行测算对比分析,同时到各试点区蹲点取样,对正在享受低保的农村家庭收入进行重新模拟计算评估,由此测算出生产资料在低保标准中的份额,确定城乡低保月人均补差实际水平值。
铺开
简流程,城乡保障水平无缝对接
破解了农村家庭收入评估这一最大“拦路虎”,长沙开始前期小范围试点,并进行大面积摸底调研。
从2014年1月开始,市民政局成立城乡低保一体化课题调研组,随后在雨花区、天心区、芙蓉区、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宁乡县各选一个乡镇(街道)开展城乡低保一体化前期试点,为全市城乡低保对象规模、资金规模及制度设计进行先行论证。同时,市民政局先后选取10余个乡镇(街道)100余个村(社区)上千户低保家庭对象,采用数据归集、实地查看、现场测算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
调查数据有了,可行性论证有了,长沙还特地走访青岛市等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的城市“取经”,并率先全国出台了《长沙市社会救助申请家庭收入计算评估指导意见》等,为接下来的城乡低保一体化正式铺开试点“打好强桩”。
前期试点“打底”成效不错,2015年7月1日起,长沙在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和高新区正式开始执行《长沙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试行办法》。今年7月起,望城区、长沙县城乡低保一体化试点全面铺开,浏阳市、宁乡县也分别选取3-4个乡镇(街道)进行一体化试点。根据部署,明年,全市将全面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
截至今年8月,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高新区、望城区和长沙县已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受益低保户达4.68万户、8.1万人。
创新
接地气,家庭越困难低保幅度越大
“与新政策实施前相比,最大的变化还来自城乡低保一体化对特殊家庭的灵活倾斜。”据望城区民政局局长陈建国介绍,以前的低保标准虽然补差分档,但实际差距并不大,农村低保金每月最高档和最低档之间仅仅相差20元。而新政策实施后,望城区重点困难低保对象月人均救助金额增加了200余元,低保金涨幅大的甚至可以接近1倍,比如该区一户多残、多病的五口之家,其每月低保金就从之前的每月1000元上涨至2075元。
家庭越困难,低保保障水平越高。根据规定,实施城乡低保一体化后,老弱病残孤等特殊家庭成为重点保障对象。“在计算这部分低保家庭的低保金时,其家庭生活支出外必需的固定支出,如固定支出的医疗费、必要的学费等成为考量标准,确保将一些有重病成员、有学生就读的造成支出型贫困的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市社会救助局负责人介绍,全市低保家庭的月人均补差水平在增加,确保了救助资金流向最困难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