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弹词泰斗彭延坤逝世 带走了老长沙许多味

14.11.2016  12:36

  长沙曲协发出讣告 长沙弹词泰斗彭延坤因肺癌去世

  各位亲友、领导,社会各界:

  长沙弹词泰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长沙市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彭延坤于2016年11月13日上午8:46分因肺癌医治无效在长沙辞世,享年79岁。

  彭延坤六岁学艺,八岁登台演出,一生致力于长沙弹词的创作与表演,晚年投身长沙弹词教学工作,为长沙弹词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经治丧委员会商议决定:灵堂设于金盆岭革命陵园海棠厅,自11月14日至16日,每天9:00-18:00在灵堂接受社会各界吊唁;2016年11月17日上午10点在金盆岭革命陵园海棠厅举行告别仪式。

  彭老永垂不朽!

  湖南省曲艺家协会

  长沙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长沙市群众艺术馆

  长沙市曲艺家协会

  长沙旭华仪表厂

  2016年11月13日

  9月份,薪火相传·长沙弹词传人王志敏专场演出在湘江剧场举行,长沙弹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彭延坤现身现场。长沙晚报记者 黄启晴 摄

  在长沙人的眼里,彭延坤就是“长沙弹词”,2007年,长沙弹词入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延坤是其代表性传承人。长沙晚报记者 陈飞 摄

  星辰在线11月14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 “长沙哎,听我来慢慢游,唱一段长沙的边周:白沙古井名声有,天心阁曾经作炮楼,旧社会热闹是南门口……”在老长沙城人声鼎沸的酒肆茶楼,彭延坤手拨月琴敞开嗓子唱一曲,苍劲雄浑的声音带着一股穿透时空的力量,悠长的曲调里,年长的长沙人仿佛回到了往昔。“老长沙”中流传一句话:“长沙茶馆数不清,不如彭爹喊两声。”在长沙的市井里,彭延坤的长沙弹词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些老长沙人的生命寄托。但是今后,要听彭老爷子喊两声只能到录像里了——长沙弹词泰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长沙市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彭延坤于11月13日上午8:46因肺癌医治无效在长沙辞世,享年79岁。

  彭延坤一生致力于长沙弹词的创作与表演,晚年投身长沙弹词教学工作,为长沙弹词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灵堂设于金盆岭革命陵园海棠厅,将于11月17日10时在金盆岭革命陵园海棠厅举行告别仪式。

  彭老的长沙弹词

  就是老长沙的味道

  昨天,记者电话彭延坤老人的徒弟大兵,大兵说:“过几天吧,现在我要平复一下我的心情。”彭老爷子病了,病得很厉害,记者是在今年9月,他的徒孙王志敏开弹词专场演唱会时获悉的,只是没想到,老爷子走得如此快,心里凄然——彭老爷子去了,长沙少了许多味道。

  “彭老师,还记得我吗?我是长沙晚报田记者啊!”“田芳啊,记得,怎么不记得啊,你到我家里来过啊!”去年,记者采访他时,彭老虽然已坐上了轮椅,但精神还好,记忆力更是超常地好!或许正是凭着天赋的惊人记忆力,彭延坤才能在双目失明的生命中拨动琴弦,唱出了长沙弹词的千古风流!

  长沙弹词,也称长沙道情,一把月琴,一口长沙方言说唱道情,或加一人以渔鼓相和,圣贤经典、市井俗事、名篇小说、革命故事娓娓道来,这曾经是传播湖湘民俗文化最地道的一种艺术形式。盲人对音乐的感知似乎更为敏锐。彭延坤自幼双目失明,但靠着听觉和触觉,他把长沙弹词从古带到了今。从解放前到解放后,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如今,长沙弹词在他的身上延续生命。虽然长沙弹词在岁月中起起落落,但彭延坤说,他的事业从未感到过不景气。

  2002年,彭延坤受邀到火宫殿演出,一演就是3个多月。观众最爱他的绝活——现场问答,用长沙弹词即兴回答观众任意三个问题。茶客们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本·拉登躲在哪里?”等等,无论茶客提出多么刁难的问题,彭延坤即刻就能用弹词唱出答案,合辙押韵,幽默生动。长沙市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胡其美这样描绘彭延坤的技艺:“时而急风骤雨落玉盘,时而曼舞轻歌杨柳春风,九板八腔十三辙,运用自如功显奇。诙谐的道白生妙趣,厚重的唱腔满座惊,高亢时令人振奋,低吟时让人泪湿巾。”2010年,彭延坤受邀参加当年法国巴黎中国曲艺节,在容纳近千人的音乐厅里,彭延坤一人一琴唱起《红楼梦》中一折《宝玉哭灵》,摘得银奖。

  “政府这几年对长沙弹词已重视不少,我也是国家级传承人,但我已垂垂老矣,长沙弹词不能没有未来,因为它是祖先们的文化积淀,不能让它消失在岁月里。”彭延坤当时对记者说。这几年他在老伴的帮助下,有时间便把记忆里的唱段录下来,之前录了一些短篇像《武松怒打观音堂》《雷锋参军》,后来又录了几个中篇像《冯兰桂打酒》等等,这些都成为后学者宝贵的资料。

  “《长沙晚报》是我的另一个大脑”

  长沙弹词为什么能吸引市民?因为艺人们在说唱时往往把当下最热门的时事、社会话题加入表演中,这样长沙弹词的内容既新鲜又活泼,切合市井百姓的文化需求。彭延坤眼睛看不到,如何获得最新的新闻资讯?“我的老伴是我的另一双眼睛,她每天给我读《长沙晚报》,《长沙晚报》是我的另一个大脑。”这是采访彭老时,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2002年时,我在火宫殿唱弹词,台下有人问我:‘你晓得本·拉登躲在哪里吗?’这个人以为这下肯定难倒我了,我不慌不忙地唱道:‘朋友提到本·拉登,谁知是死还是生,正好老伴读了报,藏在阿富汗山洞中,恐怖分子任他躲,总有报应要上身。’全场立马掌声如雷。”彭延坤说,问话的这个人不晓得“头天晚上我老伴读了《长沙晚报》上的国际新闻给我听了”。

  彭延坤十分感谢《长沙晚报》。“我的一些长沙弹词作品曾经发表在《长沙晚报》上。”彭延坤清楚地记得,在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时,他的长沙弹词《翠花遇难》就发表在《长沙晚报》上;1997年,庆贺香港回归祖国,他创作的《旺老返乡》也在晚报上发表。

  “说唱艺人不学习肯定不行,现在政府提倡传递正能量,我如果不晓得社会上的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我哪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就在去年下半年,彭延坤还从《长沙晚报》上学习了道德模范何平的事迹,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一首长沙弹词。或许这是彭老生命中的最后一次创作。

  彭老爷子走了,带走了老长沙的弹词味道……

  王志敏:

  长沙弹词不会成绝响

  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

  谁会是长沙弹词的后继者一直是媒体关心的问题,记者也曾经问彭延坤,你对哪个徒弟最称心啊?

  当时彭老说:“我70岁生日时,大兵向我祝贺,说我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说‘只求前无古人,不要后无来者!’‘前无古人’做不到说明我没用,但 ‘后无来者’我不喜欢!这不是说我们弹词要没落了吗?我先后收徒10多人,大徒弟李迪辉、二徒弟大兵,都比我有出息,但是他们都没有专业搞长沙弹词,好多人当初带着一腔热血来拜师,但是,大部分人沉不下心,不能真正深钻进去,大兵选择了自己更为擅长的相声,李迪辉主要搞的单人锣鼓,后来大兵、李迪辉又送了几个徒孙来跟我学,像熊壮等等,但都没能坚持,再加上长沙弹词的演出市场确实有限,他们如果学了这门手艺,找不到饭吃也是个麻烦事。现在有一个学得比较好的徒弟便是王志敏,原来搞衡阳渔鼓,又在我这里学长沙弹词,希望能坚持下去。”

  昨日,王志敏向记者表示:“我绝不会让长沙弹词失传!这是我对师爷的承诺!”

  90后王志敏是大兵的徒弟,因为有衡阳渔鼓的基础,学习长沙弹词上手很快。“现在可以唱10多个传统的弹词段子了。”他说,“要把长沙弹词作为一生的事业来做。”如何传承好长沙弹词?他说,一方面会将经典的长沙弹词段子学好、唱好,另一方面会与时俱进,丰富长沙弹词的音乐、表现方式,“长沙弹词的一个特点便是将当下发生的时事现编现唱,因此,我会根据新近发生的时事创作新的段子,同时,将一些时尚的说唱艺术元素融入弹词,跟上时代的节奏!”

  周卫星:

  不要悲伤,彭老爷子的灵魂还在长沙

  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

  “不要悲伤,彭老爷子一辈子都是笑谈人生,他人去了,可他的灵魂还在长沙,永远在我们心里,我们要用实际行动继承他对艺术的精神,把长沙弹词发扬光大。”长沙市曲协主席、著名演员周卫星谈到彭延坤去世时说。

  周卫星说,跟彭老认识很多年,关系非常好,“他是长沙的活字典,上个世纪80年代长沙举办方言俚语大赛,好多长沙话我们搞不懂都去问他。”周卫星说,现在唱弹词的唱不出彭老爷子的味道,主要在嗓子方面。“他的嗓子有些沙哑,那是他年轻时一唱就唱一天,又不好好保护嗓子留下的,后来演唱,他主要用毅力、用气来唱,这反而让演唱多了许多沧桑感,这是年轻的学徒们怎么都学不像的。”

  彭延坤:人生路上“道情”来

  彭延坤 资料图片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一栋普通居民楼,78岁的彭延坤坐在躺椅上。这位艺术家眼睛虽已看不见,但言语中似有天然的韵律,轻重缓急,铿锵有力。

  在长沙人的眼里,彭延坤就是“长沙弹词”,“站如青松滴翠,坐似玉树临风。胸如心花开放,情在眼底传神。不论生旦净末,刻画栩栩如生。道破炎凉冷暖,说透书里人情。”

  长沙弹词最早记载见于清朝,因用长沙方言演唱,也称作“长沙道情”。2007年,长沙弹词入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彭延坤是其代表性传承人。

  近3年多来,彭延坤身患重病,却还未寻得接班人,他很忧虑:“如果我走了,长沙弹词怎么办?” 【更多内容】

  人物名片

  彭延坤,艺名彭延昆,生于 1937年5月。由于自幼双目失明,儿时常在家中开设的“日要书场”静听民间老艺人谭济公、舒三和等弹唱传统节目,并模仿说唱。九岁因生活所迫开始流动说唱“长沙弹词”。新中国成立后,正式拜长沙弹词老艺人胡兆林学弹月琴说唱长沙弹词。曾担任湖南省曲艺家协会荣誉主席、长沙市文联兼职副主席、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务。彭延昆从艺70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长沙的学校、社区、农村进行着自己追求的长沙弹词事业。几十年来,彭老曾陆续在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电视台和长沙广播电视台等连续录播了《三湘英雄传》《宝钏记》《桥龙飚》《野火春风斗古城》《郭亮》《游长沙》《武松怒打观音堂》《旺老返乡》《烈火真情》《鲁迅藏稿》《雷锋参军》《翠花遇难》等,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弹词档案

  清同治年间 长沙弹词形成,最初的表演形式是以鼓板唱道情。

  1904年 长沙辟为商埠,茶铺茶馆居全省之首,弹词流行。

  1920年 长沙弹词艺人周寿云、舒三和等进入茶馆茶社“坐棚”说书。

  1940年后 弹词艺人在火宫殿搭棚演出,设有3个书棚,可容纳200余听众。

  1950年 正式定名为“长沙弹词”。

  2006年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长沙弹词成功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 长沙弹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彭延坤成为项目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