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地铁1号线年中载客 与2号线“十字”交叉

02.01.2016  10:45
长沙地铁1号线年中载客 与2号线“十字”交叉 - 新浪湖南
长沙地铁1号线年中载客 与2号线“十字”交叉 - 新浪湖南
来源: n.sinaimg.cn
(长沙地铁线路图。资料图片) (1号线将与2号线形成线网的“十字”型核心骨架,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捷。资料图片)

   星辰在线12月3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岳珊 通讯员 赵娟 王喆) 12月30日晚18时,作为贯穿长沙市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客流走廊,长沙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又安全顺利完成了“电通”任务,预计2016年1月下旬将“车通”。

  此前, 长沙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旭峰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线的车站也正在抓紧装修施工中,力争明年年中实现长沙地铁1号线的载客试运营。届时,1号线将与2号线形成线网的“十字”型核心骨架,为市民出行带来更多便捷。

   与2号线形成“十字”交叉

  长沙地铁1号线对应长沙城市南北的发展轴,为轨道交通南北向的核心线路,与二号线形成线网的“十字”型核心骨架,是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一条线路之一。

  “长沙地铁1号线所在的芙蓉路、黄兴路,都是长沙南北方向的重要交通走廊。”彭旭峰告诉记者,长沙轨道交通1号线对应于长沙市城市南北的发展轴,为轨道交通南北向的核心线路,与二号线形成线网的“十字”型核心骨架,是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一条线路之一。

  此外,由于1号线与城市既有交通走廊适应性好,与城市空间吻合程度相对较高,能较快形成客流规模。因此,1号线对提高轨道交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长沙市轨道交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1号线贯穿长沙市南北中轴线最重要的客流走廊,将有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积极推进捞霞组团和暮云组团的快速发展;加强城市外围南北地区同城市主体的联系,将长沙市北面捞霞组团、南面暮云组团与城市主体紧密相连。”彭旭峰说。

    地铁1号线设计将更加“人性化

  地铁2号线的拉通为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便利,不仅让市民享受到“家门口”地铁的便捷,也让人感受到长沙城市发展的脉搏。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长沙首条地铁线路,2号线一期工程的客流是呈稳步上升趋势。”长沙 市轨道交通集团总经理周晓明告诉记者,从去年开通伊始的5月单日平均客流17.9万人次到今年11月份的单日平均客流23.5万人次,以及今年10月1日 创下的目前单日最高客流39.9万人次,客流是呈稳步上升趋势的。“1号线通车之后,长沙轨道交通线网的十字架构就已搭建完成。届时,搭乘地铁出行的市民 会越来越多,客流肯定会有巨大增长。

  “1号线一期工程的车站较之2号线有不少变化。”周晓明表示,除了公共区装修及导向设计上的区别,结合1号线线路颜色,根据柱跨采用红色铝板造型。此外,天花吊顶材料均采用铝板和圆通,但1号线一期柱子上方采用造型铝板,更凸显了虚实结合的设计感。

  不仅如此,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出入口门套采用烤瓷铝板造型,用颜色突显通道位置。车站出入口的导向综合资讯牌采用LCD屏,更便于信息的输入及更换。

   [拓展阅读]

   地铁建设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

   [施工场地狭小,人力搬运材料]

  受场地限制,长沙地铁1号线部分站点施工场地狭小,如黄兴广场站、南门口站、侯家塘站、 黄土岭站等。黄兴广场站的材料基本靠人力进行二次搬运;候家塘站施工场地狭小,施工单位众多,同时存在土建、机电安装、铺轨、市政多家单位作业,场地内交 通组织压力大,且管线复杂,多种管线相互交错增大了施工难度;黄土岭站为确保芙蓉路交通,实行半幅施工+盖挖逆作的工法。

   [地下水丰富,施工一度陷入僵局]

  黄兴广场站-五一广场站区间穿越砂卵石层+溶洞流塑区,地下水极为丰富。为确保地面行人及建筑物安全,多次组织国内专家研究讨论施工工法。工法经历由盾构改成暗挖,最终因止水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工法最终调整采用盾构施工。

   [盾构环境复杂,风险系数极大]

  盾构过程中穿越湘江二桥、黄兴路步行街、劳动路及芙蓉路等中心地带,其周边环境复杂、管线迁改类型多、地质条件复杂、交通疏导困难,施工过程中实施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系数极大。

  北辰三角洲站-五一广场站在不良地质中穿越湘江二桥,沿黄兴北路棚户改造区正线穿越58 处建筑物,该区域建筑物年代久远,结构安全稳定性较差及部分区域地质条件差,对盾构施工过程中带来风险较大。涂家冲站-铁道学院站施工中,成功攻克在不良 地质中同时下穿“大动脉”京广铁路和地处长沙南北交通“咽喉”位置的新中路立交桥的罕见难题。涂家冲站-黄土岭站-南湖路站区间顺利穿越覆土厚度不足6米 的全断面砂卵石地层。

  南门口站-黄兴广场站-五一广场站区间尤为复杂,位于长沙市最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周边商 铺林立且部分建筑建造久远、改扩建较多,盾构穿越对建筑物的沉降控制及保护成为工程的难点。同时该区间穿越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状残积粉质粘土及溶洞区等 复杂地层,施工难度极大。在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思路,不断优化技术方案,动态调整工序衔接及现场施工方案,最终完成了洞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