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拆墙透绿见成效 县委大院成市民休闲好去处
长沙县委机关大院拆除围墙和大门后,与星沙文化广场融为一体,成为星沙主城区一片亮眼的绿岛。长沙晚报记者 邹麟 摄
星辰在线9月14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胡益虎 通讯员 王希文) 位于开元路的长沙县委机关大院在周边迅速生长的高楼群中算是一片“绿岛”,一年来,这个略显朴实的大院变化不小:原来高筑的围墙不见了,保安严守的大门不见了,大院内绿色的草坪、碧波荡漾的景观湖都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机关大院拆墙透绿是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只是这里做得更为彻底:矗立了二十年的大门被完全拆除。原来院内被圈起来的绿地与停车场,与一路之隔的星沙文化广场融为一体,成为长沙县城面积最大的市民休闲文化广场的一部分。
回放
长沙最老县委机关大院变成开放绿岛
长沙县委机关大院1995年建成启用,曾是星沙最宏伟的建筑之一。此后二十年,长沙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挺进百强县到去年成功超越义乌,位列十强县第八位。星沙的天际线也日新月异,而二十年未变的县委大院成了长沙市“最老”的县委机关大院。
此次还绿于民,是该县委机关大院建成以来,首次实行的全面“大手术”。由该县园林绿化工程队负责实施,完成围墙拆除698米,通过修剪、整形,沿人行道 20米宽范围地形改造,重新铺植草皮1.09万平方米,原大门口两侧栽植时令花卉300平方米,并配套安装座椅等设施。
2015年5月,大院东门门楼拆除区域也恢复成了绿化用地,共计完善绿化1.2万平方米。通过拆墙透绿,将机关大院内的水体和后山山体游园全部开放,形成了亲民的休闲公园。拆除围墙后,市民从四面八方进入政府大院散步休闲。
“拆除门、墙之后,不管是群众还是机关干部,都觉得心理上的距离更近了。”长沙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王国良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看到市民在花草树木间悠闲散步,共享公共资源的情景,感觉“很美妙”。
回访
开放政府撬动开放城区
近日,记者来到长沙县委机关大院,看到院内130多亩的绿地湖面四周栽种了成片的花草树木,一到夜晚就有很多市民来散步休闲,白天还有不少年轻人在拍婚纱照,原本一派严肃的大院多了几分浪漫。
长沙县政府保安负责人彭水根表示,该大院开放一年来,未发生一起纠纷,也没出现过治安和刑事案件。在拆除围墙的同时,长沙县还要求各个机关单位的无线网络都不设密码,方便市民使用,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现在大院没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个各得其乐、和谐有序的街区。
长沙县委大院的开放带动了整个县城。“很多年没有这样畅快地踢球了。”在县直机关工作的范峰几乎每个周末都会和球友到长沙县滨湖路南侧的公共足球场踢球。而一年前,这里还是被围墙围住的6万余平方米闲置用地,如今被拆墙复绿为大草坪,并在其中建设标准足球场,免费供市民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颇受大家欢迎。
长沙县先后对城区各大主干道之间的闲置用地和围墙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去年5月,长沙县还拆除了天华公园靠南山路一侧围墙125米,对围墙外原有绿化进行修复美化,栽植美女樱和时令花卉约300平方米。使公园内的自然景色完全敞开,与城市道路连为一体。
目前长沙县除军事机关、办案单位、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外,更大范围的拆墙透绿已经初见成效。
更大范围的拆墙透绿正在整个星沙城区酝酿,而以前在板仓路一带的县直机关大部分搬迁到了位于望仙路新的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在那里,没有围墙,却有更方便的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市民可以直接出入所有县局。而原板仓路的大院围墙也将会逐渐消失,曾被围墙围住的区域将建成医院、学校、住宅和商业设施。原来的一区到六区是星沙最早的老城区,是地道的开放式街区。目前老城区正在提质改造,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化身功能分区的七彩街区。
市民感受
“县委大院拆掉围墙和大门,变成市民休闲文化广场的一部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市民王女士拿出手机,一边兴致勃勃地拍摄着大院门前盛开的鲜花,一边与朋友交流。赏花拍照、游览人工湖,累了还能坐在椅子上休息,还有无线网蹭,这里俨然一座漂亮的公园。
今年长沙县更是在大院里新增了近百个车位,“以前到县政府办事,去晚了就根本没地方停车,现在方便多了。”星沙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曹经理说。
记者点评
拆墙透绿,更进一步拆了大门,使机关大院成为市民休闲文化广场的一部分,这其实是把居民群众当“街区邻居”,拉近了政府机关与群众的距离,体现了新时期地方党委政府的执政自信。以机关大院拆墙为契机,长沙县各地的拆墙透绿迅速完成,县直机关也纷纷搬出原来的高墙深院,搬进县市民服务中心集中办公,实现真正的全开放式行政。政府机关带头,星沙的开放式发展逐渐深入人心。开放的政务中心,开放的国家级松雅湖湿地公园,开放的社区公园,开放的七彩街区,开放的图书馆、公共足球场等公共文体设施,让星沙成为开放和包容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