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去年新增1.34万商户

28.01.2015  15:04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月28日讯(记者 赵鹏 通讯员 陈妹兰)2014年1月1日,长沙县正式开始施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管是注册资本认缴制度,还是放宽住所登记条件、改革前置审批制度、实施网上年报制度,都让长沙县的创业者和商户称赞不已。

  近日,记者从长沙县工商局获悉,商改施行的这一年,新商户呈现井喷式增长,全县新设立商事主体1.34万户,与2013年相比增长40%,新设商事主体注册资本总额120亿元,同比增长170%。

   新增企业三千余户 251名大学生成功创业

  市民陈先生去年自长沙县某高校毕业,在学校时便和同学一起创业开了家摄影工作室。毕业前,他一直在担心会因为资金不够而无法继续开工作室。后陈先生通过长沙县政务中心的工商窗口了解,提交公司注册资料时无需提交验资报告,而是由他和同学自行认定资本为20万。“政府既然相信我们,我们也会讲信用,现在可能资金不够,但是以后一定能赚到20万,并往更好的方向发展。”陈先生充满自信地说。

  “2014年长沙县新增注册企业3340户,同比增长151%,增速超过全市74%。”长沙县工商局负责人介绍,商改还推动了新型经济的飞跃发展,如第二产业中,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产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市场主体新增689户,同比增长331.6%。2014年全县共有251名大学生,149名下岗人员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工商登记,实现自主创业。

   查处3起特大制假案 清查涉传四千余人

  在放宽了入驻条件后,如何加强管理也成了县工商局工作的一大主题。

  2014年,县工商局调整执法资源,成立经检大队集中查办大要案件,全年共查处各类案件672件,罚没入库230.3万元。其中查处的制售假冒润滑油、非法组装三轮电动车、销售冒牌肉松饼三个特大制假售假案,成为2014年全市打击假冒伪劣专项行动中的典范。

  集中开展流通领域家用电器、建材等专项整治行动,抽检相关商品63批次,查处假冒伪劣、商标侵权等案件348件,罚没85万元,为农户挽回经济损失13.5万元。

  对传销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全县共捣毁传销窝点1497个,清查涉传人员4393人,受教化或迫于严打压力主动返乡1800余人;侦破组织领导传销案件4起,衍生刑事案件2起,刑拘40人,判刑51人;解救人质198名。

   严打虚假广告17件 调解消费纠纷1335件

  为了防患于未然,县工商局对于商家的广告宣传方面严格控管,避免商家出现虚假广告或不合法规的广告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消费。2014年8月,星沙某楼盘的广告宣传中含有“长沙‘千房万惠’住房补贴计划、主办单位:长沙住房保障计划委员会”等内容。经证实,“长沙住房保障计划委员会”实属该公司虚设机构,所悬挂部分条幅及发放的宣传册中含虚假内容。县工商局依法对其罚款1万元,并要求其立即停止虚假宣传,公开更正,消除影响。

  “在2014年的监管中,全县共查处虚假广告案件17件,罚没18万元。”长沙县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监管方面,县工商局也十分注重维护消费者权益,2014年共受理消费者申、投诉1435件,成功调解133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50万元;通过行政调解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联动机制,促进消费纠纷和解198件,有效化解了消费领域的矛盾和纠纷。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