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货铺子老字号 七十年代几分钱可吃一家人

20.01.2016  10:51

 长沙老字号南北特。

  南货,早在《魏书·食货志》有记载:“又於南垂立互市,以致南货,羽毛齿革之属无远不至。”后来多指江南一带特产,但又不包括广东特产。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南货”变为粮、油等主食之外所有副食品的统称。

  上个世纪中后期,与百姓生活物资相关的店铺林林总总又分工明确,人们买布到布铺,买菜到菜场,买肉到肉铺……而遍布老长沙街头巷尾的南货铺是跟市民生活关系最密切的。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凡有居民住宅之街道,隔不了一华里就有一家南货铺。长沙人记忆中的老街老巷,南货铺也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南货老字号

  当时的南货店以老长沙东、南、西、北四区为划分,各区有一个集体所有制的总店,而全民的属于副食品公司的总店并不属于某一个单独的区。

  这些总店几乎都是老长沙南货的老字号,每个店都有自己的特色商品,时至今日,依旧为老长沙人津津乐道。例如:沙利文(原新沙)、南北特(原南一门)、稻香村(原城南食品店)、九如斋、怡丰斋、国风、马复胜等。

  至于能在街上小铺面买到哪家制作的产品,就要看所处的街道离哪个总店比较近。

  糖粒子、饼干

  小朋友的美差统一的价格烂水果按堆卖卖南货也要手艺

  到现在只要把“糖粒子、饼干、油条、炒米糕”连起来念,我就会习惯用鬼子进村的调调哼出来。当时南货铺货品的种类是远不及今时今日的,但是每个长沙人在屋门口的南货铺里,都有自己最衷爱的味道。

  除了糖粒子、饼干、水果之外,南货铺的明星产品还有发饼、小花片、碎麻花、桃酥、焦切、寸金糖、麻枣、蚕豆、兰花豆、桂圆、花生、酥糖、猫屎筒、圆蛋糕以及家庭常用的盐、酱油、醋、茶、烟、酒等等。

  小朋友的美差

  长沙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到70年代初的人,儿时最开心的事就是家中来贵客。只有家里来了贵客父母才会拿出七八分钱和一两粮票,要小孩去南货铺买一两小花片来。

  欢天喜地地到街上南货铺把小花片称好,看着店员用灰白色的纸包好,把小花片拿回家,放在桌上。然后就都躲到墙边,探出个脑袋,眼巴巴地望着桌上的小花片流口水,同时心里巴望着贵客早点告辞。

  贵客前脚出门,几个小孩子后脚就把那一两小花片瓜分了。家教严一点的,还要先把小花片捧到祖父母面前请他们先吃。如果是嘴馋的孩子,帮家里买盐都算是美差。拿个小簸箕,去南货店称两斤盐,边走边用食指把盐点到口里,一路点回家,也是美滋滋的。

  统一的价格

  廖阿姨1975年被分配到副食品公司的宗云水果店(1978年食杂果品才和副食品公司分开)。

  和廖阿姨一同分到宗云水果店的就有四男四女,加上店里原有的老职工有七八个,一间二十来平方米的小店竟然要养活十五六个职工,这在今天市场经济下是不可想象的。

  更何况当时国家对所有行业的利润控制得相当严格——餐饮企业的毛利率不得超过25%,南货零售的毛利率必须控制在12%至15%之间。所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南货铺都是大店养小店,这也为南货铺的最终没落埋下了伏笔。

  烂水果按堆卖

  长沙有很多关于烂食品的四六句子,例如“粮店里的烂红薯——够削(学)”、“南门口的烂板栗——有撮”。之所以有很多食品会烂,是因为当时落后的运输能力和储存能力。宗云水果店当时在街邻口中还有个别称叫“烂苹果店”,一筐水果一般只有几斤没烂的,烂了的水果,挖掉烂的部位,打一桶清水,把水果泡在水里面,几分钱一堆,按堆卖。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种按堆卖的烂水果倒也十分走俏,几分钱可以呷一屋人。

  卖南货也要手艺

  进南货铺要学徒三年,基本的手艺就是打包和珠算。塑料袋都不常见的时代,打包全靠一张纸和一根绳。包和扎也颇为讲究:“四方包子”、“菱形包子”、“斧头包子”、“枕头包子”、“扎酒”、“扎罐头”、“扎盒子”、“扎宝塔”等等。其中“宝塔”最为难扎,一根绳子要系紧大小不一堆成宝塔形状的货物。倡导环保的今天倒是可以让超市的收银员都来练练这门手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资的丰富、运输的发达,南货铺日渐式微,被大型商超所取代是历史必然。但有些记忆,是会永远留在某些人心底的。 ■故事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