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那么美,你要去看看
大主题 大视野 大策划 大手笔
新华日报编委兼政法部主任 顾雷鸣
编者按
6月15日以来,湖南日报推出的“奔向长江”大型系列报道引发共鸣,沿江兄弟党报纷纷来电,称赞该组报道开了好头,彰显了党报的担当,展示了主流媒体的推动力。
眼下,沿江开放大潮奔涌。各省市都在积极行动,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各地党报等主流媒体主动服务国家战略,触摸黄金水道的脉动,共促沿江经济繁荣。
“奔向长江”报道组沿江采访,得到各地党报兄弟媒体的大力支持。大家在交流时希望,沿江主流媒体加强合作,形成报道合力,齐推国家大战略,贡献媒体力量。
湖南日报“奔向长江”系列报道很有影响力,可以用四个“大”来形容:大主题、大视野、大策划、大手笔。
聚焦大主题,围绕长江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做文章。拥有大视野,面向长江流域多个省市,展现“黄金水道”的经济全景图。拿出大策划,2个报道小组10名记者,分别从“龙头”“龙尾”向中点进发,踏访长江沿线8市。尽显大手笔,整组报道既抓出了长江流域3大节点城市的最大亮点,又有交通航运、城市群、开放开发、沿江产业、文化旅游等5大综合主题报道。通过这组报道,读者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意义、战略谋划、行动进展、未来发展等方面,有了一个清晰而较为全面的认识。
尤其值得肯定的是,这组报道以问题为导向,有的立足湖南视角,有的放眼全局思考,一一剖析,很有启示性。可以说,这是党报发挥主体地位、进一步做强自身优势的一次成功实践。新华日报正在策划关于“一带一路”的大型报道,湖南日报的经验值得借鉴。今后,兄弟省市党报之间可以加强联动,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更多优秀报道。
湖南与江苏,一个地处长江中游,一个身在长江下游。经济结构有差别,而这些差别正好是两省可以加强合作与互补的地方。两省均是人才荟萃,旅游资源丰富,在人才、旅游等方面的合作空间很广阔。两地在“黄金水道”上的互联互通发挥得还不够。湖南可以进一步利用江苏沿海港口的出口功能,为制造业、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多便利。
沪湘合作前景广阔
解放日报经济部主编、主题活动部主任 丁波
湖南日报的“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立意高远,采访深入,内容详实,针对性强,是关于长江经济带难得的好报道。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战略,相对于目前火热的“一带一路”而言,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一定程度可以说还处于“开题”阶段。上海处于长江入海口,整合国内外资源,打造全球经济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正在最关键时刻;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的转型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奔向长江系列报道之一:上海转化增长动力》,就很客观详实地反应了上海目前的转型创新努力。面对传统产业增幅下降,新兴产业处于培育阶段,开放到了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阶段,大都市民生发展面临“瓶颈”,上海在这一关键时刻,必须充分对接长江经济带,与包括湖南在内的内陆省份交流合作,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方向。
湖南,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环,无疑是上海产业转移、开放延伸、贸易对接的最重要区域。目前,上海大型企业已经在湖南有诸多投资项目,湖南企业也更多地充分利用上海桥头堡的地位实现进一步提升。有理由相信,在长江经济带战略逐步深化的背景下,沪湘两地的感情将进一步加深,特别是在加强“开放机制体制创新的交流研究”、“培育创新环境的方式方法”、“产业对接与企业项目转移”、“金融创新与内地实业领域对接”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前景。
纵横捭阖 气势磅礴
湖北日报经济新闻中心主任 周芳
最近,每天都会满怀期待地阅读学习湖南日报推出的“奔向长江”系列报道。这份期待,缘于湖南、湖北“两湖一家亲”的天然血脉联系,缘于两省党报多年携手并肩的合作基础,也缘于向湖南日报同仁取经、了解长江经济带最新脉动的学习渴求。
走马沪上,放眼川渝,聚焦武汉……湖南日报的同行们沿江踏访,精心采编,呈现出一篇篇鸿篇巨制,给人启迪良多。从已见报的七个整版可以看出,“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着眼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立足湖南现实省情,跳出湖南写长江,不仅对湖南,而且对湖北以及长江沿线其他省市,都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上海、武汉、重庆三篇报道,看似没有写湖南,却篇篇都在讲湖南。向上海学什么?城市圈内各城市如何从竞争到竞合?内陆地区开放如何敢闯敢试?一个个问题,振聋发聩;一个个典型,醍醐灌顶。解剖典型,总结规律,这组报道提供了众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紧随其后的一系列深度思考,更是长江沿线共同关注、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黄金水道”如何流金淌银?城市群如何抱团发力?内陆如何构筑开放新高地?沿江产业怎样协调发展?设问、探访、思考……一个个智慧的火花,在报道中迸发,纵横捭阖的大视野,气势磅礴的大制作,为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提供了真知灼见和舆论支持。奔向长江,就是奔向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湖南日报“奔向长江”系列报道继续推出精品力作。我们也期待,长江沿线各党报媒体同仁们共同努力,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壮大贡献媒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