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

09.04.2015  11:27

长沙:抢抓机遇 迎接下一个发展风口

记者 高红钢 郭鹏飞

本栏目也连续关注和解读了国务院日前批复同意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给长沙带来的影响。今天我们继续来看看企业的反应及专家的相关解读。省会部分企业人士认为,长沙应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实际,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尤其在产业协调发展方面更应抢抓国家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契机,加快转型创新发展,在发展新常态下共推国家级城市群加快崛起。

就在10天前,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中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这让长沙高新区的廖魏巍兴奋不已,他介绍说,该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区域运行向全球拓展的启动实施,自己所在的企业研发生产的系列手持式北斗导航终端产品也将插上腾飞的翅膀,而随着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北斗产业发展将迎来春天。

湖南中森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监 廖魏巍

从事软件产业开发的夏利锋认为,此次应该看成是一次长沙、武汉、南昌的中心城市“朋友圈”“扩充”,尤其按照《规划》提出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求,长沙应该有广阔发展空间。今年一季度,长沙高新区新增移动互联网企业190家,平均每天2家企业落户。这就是产业融合、加快转型创新发展的初步显现。

长沙中电软件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夏利锋

一台普通手机加上一个比火柴盒还小的插件,就能让糖尿病患者将自己血糖等身体健康参数通过互联网手机传输,接受医生网上会诊,研发技术专家蔡晓华说,这就是“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所绽放的无穷魅力,长沙高校云集、智力密集,在创新能力、产业配套、交通区位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长沙已聚集了400多家移动互联网企业,1万多名从业人员。蔡晓华认为,现在更加注重的是怎样去抢占新一轮制高点。

三诺生物首席研发专家 蔡晓华

在市委党校教授李跃的眼中,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就意味着对这个行业的一种提升。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长沙应该抓紧依托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立城市群产业协调发展机制,联手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积极的姿态迎接下一个发展风口。

市委党校教授 李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