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县灰汤镇冬季农业奏新章,来年万亩油菜香

30.10.2014  13:29

       

近年来,一季稻生产面积逐年递增,土地抛荒尤其是季节性抛荒已相当严重,为了克服冬季农田抛荒,发展冬季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同时为了美化灰汤镇环境,丰富旅游资源,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宁乡县灰汤镇党委政府决定号召全镇六村发展油菜种植业,届时灰汤将以推进油菜产业化为重点,以促进油菜加工增值为动力,以创建油菜标准化示范区为中心,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稳步扩大全镇油菜种植面积,缓解农田抛荒,增加农民收入。

一、外地考察调研,全镇广泛宣传发动

灰汤镇为了确保油菜种植业的顺利开展,九月初由镇长亲自带队前往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油菜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学习油菜种植先进经验、了解油菜种植技术、探索油菜发展前景,借鉴其发展模式,为灰汤发展油菜产业打下良好基础。9月30日,灰汤镇党委政府召开了全体镇、村干部和村民小组长共计300多人参加的油菜种植动员大会,部署了今年油菜生产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干部联组责任制,并出台奖励措施,对连片超过5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每亩100元的奖励,并免费提供种子和硼肥,随后便利用广播“村村响”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深入宣传发动,营造良好氛围,使全镇迅速掀起油菜生产的高潮,群众的热情十分高涨,纷纷自愿种植油菜,涌现出了10多个油菜种植大户,并自己筹资购买了5台油菜浅耕直播一体机。

二、进行规范设计,建设高标准示范片

灰汤镇全镇6个村预计将落实油菜种植面积11000亩,现在已落实播种面积10550亩,重点打造4个示范片,即灰枫公路沿线示范片、东鹜山示范片、泉江村示范片和花果村示范片,共计5000亩。各村结合本村实际,围绕公路沿线,已建设好高标准示范片。示范片严格按照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操作,统一平衡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等“四统一”的生产模式,建立田间生产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农资投入管理体系,使示范片达到生产环境优、种植品种优、产品质量优的高标准。

三、加强组织领导,镇村组干部齐管

为确保全镇油菜面积的完成和标准化示范片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灰汤镇成立了油菜标准化示范片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方案,落实资金,检查督促示范片任务完成情况,实现一天一督查通报,三天一调度机制,推进了油菜种植速度。各项目村也成立了相应的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任务分解到组、到户、到丘,实行领导联片,联组干部和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使全镇上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油菜产业发展项目,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四、成立专业队伍,加强田间技术指导

邀请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去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和专业知识讲座,向农民亲授油菜苗期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虫害防治,越冬期防寒防冻和喷施多效唑,雨季清沟沥水,蕾苔期施好促花肥,花期喷施硼肥等技术,此外灰汤镇还成立了由镇农技站、农艺师组成的专业技术小组,专门负责项目示范片的技术指导工作。技术小组全程负责品种推广,技术咨询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使示范片达到示范、高产、高效、健康持续发展。

五、 采取多种方式,确保油菜发芽率

      因前段天气干旱,不利于油菜出苗。为抗旱保苗,党委政府组织镇、村干部和种植户积极参加油菜抗旱,采用泵抽水、洒水车喷洒、组织青年干部到农田义务洒水等方式抗旱,成效明显。至10月底,全镇油菜出苗情况良好,示范片出苗率达98%以上。

六、打造万亩油菜基地,推进灰汤旅游新亮点

灰汤镇将紧紧围绕“国家旅游度假区创建”这一中心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休闲观光旅游、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创新模式,预计将传统的油菜种植逐渐转变为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灰汤村支部书记周胜求正在建设一家菜油加工企业,并着手打造灰汤菜油的品牌。灰汤历来有种植油菜的传统习惯,每年进入春季,油菜遍地开花,香飘醉人,放眼望去,到处是油菜花的世界,金色的海洋,成为灰汤镇一大美景。今年,灰汤镇预计通过开展以油菜种植为主的冬季农业生产,以“油稻轮作”的耕种方式全面杜绝抛荒,不但可以改变农民“歇冬”的传统习惯,实现全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也能够破解灰汤旅游发展瓶颈难题、丰富灰汤的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