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集中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综合整治

22.01.2015  17:17

  红网株洲站1月22日讯(株洲日报记者 李逸峰 通讯员 郭健 廖蔚佳 黄珂)1月19日,醴陵市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决定集中一个月时间,集中开展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综合整治“闪电”行动,彻底清理、排查、打击烟花爆竹领域各类非法违法行为,促进烟花爆竹产业安全、健康、有序发展。

   复产企业“回头看”,严查“三超一改

  醴陵市原有花炮企业437家,但大多小而散,规模以上企业不多。浦口镇“9·22”花炮安全事故发生后,醴陵花炮生产按下“暂停键”,花炮企业进行安全整改,验收合格才能恢复生产。目前,证照在有效期内的花炮企业有301家,已有298家通过验收复产。

  按照今年醴陵市委全会精神,花炮产业要坚持“扶优扶强、退乱退弱、并小并散”,加速兼并重组、改造升级,确保企业数量控制在300家以下。

  在此次“闪电”行动中,该市将组织对已复产的烟花爆竹企业开展全面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凡整改承诺未兑现的,一律责令停产整顿,限期完成整改。严肃查处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三非”、“三超”、“三违”行为,防止出现因“抢工期、抢订单、抢进度”等出现超负荷生产、“带病”生产现象。对存在“三超一改” (超定员、超药量、超范围、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等重大安全隐患的,一律暂扣证照并予以顶格处罚。

  在此期间,该市还将开展小礼花生产企业清理整顿。未取得礼花弹生产资质仍然从事小礼花生产的企业,必须转让或者退出。对不按要求继续组织生产的企业,一律视同非法生产进行打击。

  坚决取缔非法生产,实现“四不见

  此次“闪电”行动将持续到2月18日。按照“政府牵头、属地管理,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有非必打、除非务尽”的原则,该市成立行动领导小组,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抽调200人,组建专业打非队伍,对各乡镇(街道、长庆示范区)、经开区非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和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开展地毯式排查和打击取缔。

  该市将严格落实打非责任片区网格化实名负责制、打非工作“挂号销号”制度,按照“四不见”(即不见生产工房、不见作业人员、不见机械设备、不见成品半成品)要求,对烟花爆竹非法行为坚决取缔到位。对证照到期的企业,严格落实停产整顿措施;对擅自组织生产的企业,安监部门不再受理其行政许可申请,一律视同非法生产移交给该市打非大队进行打击处理。

  此外,该市还将严查公职人员违规入股烟花爆竹企业行为,对领导干部包庇、纵容非法违法行为和官商勾结充当保护伞的,以及对重大安全隐患监管失职渎职的国家工作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