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加快推进卫生计生机构改革取得成效
醴陵市高度重视卫计机构改革工作,把优化机构设置、稳定基层队伍作为卫生计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摆在首要位置,立足实践,创新发展,在市卫生局和市计生局合并后,快速推进卫计机构改革,有效整合卫生计生资源,相继组建了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镇街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村企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四支队伍”,有效稳定了队伍,促进了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
优势互补促发展,助推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水平提升。将妇幼保健院与计划生育服务站合并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继续保留妇幼保健院和儿童医院两个机构,仍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所属正科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按原来的数量核定,确保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工作有序推进。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充分发挥原妇幼保健与原计划生育的优势和作用,借助原计划生育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手段推动妇幼保健工作,借助原妇幼保健优质高效的技术水平提升计生工作水平,实现优势互补,促进事业发展。由21名医卫类专家组建两孩政策孕育咨询服务中心专家团队,为计划怀孕夫妇及其家庭成员,提供心理疏导、身体状况咨询等,让想生而不敢生的心中不再纠结,让能生而马上生的不会忙乱。
强强联手谱新篇,推动卫计监督执法队伍建设提效。紧紧围绕计划生育考评要求,执行政策不走样,机构名称按要求定,把执法监督资源强强整合,进一步壮大执法监督队伍。将原卫生监督所与原计划生育执法局整合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核定编制35个,增加3个编制,保证人员力量。在乡镇(街道)“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加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所”牌子,并要求各乡镇(街道)“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必须明确一名卫生计生监督员,明确职责,年终考核。在村级明确卫生计生专干为综合监督信息员,参与卫生计生监督,促基层卫计综合监督网底落地。
科学设置保稳定,谋求卫生计生服务管理能力提高。立足卫计工作实际,科学设置机构,稳定和加强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将“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作为乡镇(街道)内设机构,并确保至少有一名行政编制人员,将“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作为卫计局内设机构,把原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的职能划入“基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把原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编制人员合理科学安排到“卫生和计划生育办公室”,按照“双重管理”模式,原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工作人员的人事编制、业务由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具体负责,日常管理由各镇、街道党(工)委和政府、办事处负责,确保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
筑牢网底夯基础,促使基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提速。将卫计工作任务延伸到村企,加强基层网底机构与职能的整合,在全市试点设立了卫生计生站26家,建立村计生专干、计生协、村医的协同机制,健全完善组级信息员(协会骨干会员)工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原计生与医疗、村计生专干与村卫生室医生“分割”的问题。将“责、权、利、奖、惩”落实到村企,让卫生计生工作任务具体化、责任化,积极引导、教育群众提高健康认知意识,提升配合参与健康服务的主动性,进一步改革卫生计生服务阵地、服务渠道、服务措施、服务方式,让群众分享到更加便捷的服务,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空档,进一步把卫计工作的管理服务做实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