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小升初配套政策:符合条件的一人一公办学位

10.04.2016  13:39

   配套生

  二手房业主子女,自前业主享受指标之日起满6年后方能再享受

  特长生

  城区初中学校特长生项目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类等

  子弟学校

  子弟入学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政策,以对口升学的方式实施

  长沙晚报讯(记者 岳霞 通讯员 周小青)最严小升初政策下,不少家长为如何择校费尽心思:是在名校旁买配套房,还是等微机派位后再择校?特长生可不可以成为择校“捷径”?昨日,长沙市推出小升初配套入学、特长生和特长学校招生以及民办和子弟校招生具体细则,以保证招生公平公正公开。

  想更详细地了解招生政策的家长,也可于4月16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东塘校区体育馆(砂子塘路),参加长沙市教育局、长沙晚报联合举办的小升初政策宣讲与“身边的好学校”招生咨询会,面对面咨询市教育局中招办以及学校有关负责人。

   配套生

  二手房需满六年才能再享指标

  配套生是指学生本人或其法定监护人(父母)拥有配套小区内固定房产且产权证性质为住宅,义务教育阶段在其房产对应配套建设学校就读的学生。

  配套小区二手房业主(含继承、赠与的业主)子女,自前业主享受学区指标之日起满6年后方能再次享受该学区配套入学指标;持配套小区共有房产证的业主,一个业主子女享受该学区配套入学指标后,另一个业主子女须满6年后才能再次享受该套房的配套入学指标。

  4月20日至26日,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需提供业主身份证、小孩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预告登记证,含购房合同和购房发票)以及学生学籍证明等原件和全套资料复印件到对应配套初中学校办理报名手续。学位不够时,按照“房户一致”优先原则,根据生源排序安排入学。学位有富余时,富余学位以微机派位方式安排其他小学毕业生入学。

   特长生

  原则上控制在总计划的5%以内

  城区初中学校特长生项目包括体育、艺术、科技类等。特色学校包括外语类和艺术类等。有特长生项目的学校特长生计划列入该校招生总计划中,特长生计划原则上控制在总招生计划的5%以内;特色学校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统一下达。已被初中学校录取的特长生,不再参加微机派位,不再参加任何学校的招生录取。

  4月20日至26日,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愿选择的原则,携带户口簿、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等资料在规定时间内到有项目的初中学校进行报名和面试。

   民办校

  在微机派位前后两个时段招生

  今年民办学校和子弟学校初中招生按照“区为主,市协调”的原则和“自愿报名、免试入学、录满为止”的办法进行。

  子弟学校的子弟入学按照公办学校的招生政策,以对口升学的方式实施;招收非子弟按照本实施细则实施。

  按照“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的要求,今年民办学校和子弟学校可以在公办学校微机派位前后的两个统一时间段进行招生,第一个时间段为4月20日至26日,第二个时间段为7月3日至8日。

  对学校面试合格者,经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分两类情况处理:第一类是学生和家长自愿放弃公办学校微机派位,确认提前选择民办(子弟)学校的。第二类是学生和家长有意向选择民办(子弟)学校,但需要参加公办学校微机派位后再做最终决定的。

  对于第一类情况,学生、家长与学校签订《招生承诺书》,确定提前预录名单;对于第二类情况,学生、家长与学校签订《招生意向书》,确定择校意向名单。6月30日,城区公办初中学校统一微机派位。7月1日,公布公办初中学校微机派位结果。7月3日至8日,微机派位后,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民办学校或子弟学校就读的,根据与学校签订的《招生意向书》原件到学校办理报名和最终确认手续。

  教育行政部门保障为每个符合条件的小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公办初中学位,已确认被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提前招生录取,并经市教育局审定的小学毕业生,不再参加公办初中学校的招生录取。

   发现违规 请拨监督电话或本报热线96333

  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招生报名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报名费;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止学生填报其他学校或者强制学生放弃公办学校微机派位机会,任何学校不得违规签订协议,超计划招生;自愿选择民办学校或子弟学校提前招生的学生,只能与一所民办学校或子弟学校签订《招生承诺书》。任何有特长生项目的初中学校不得组织文化考试,不得以特长生名义录取文化生;不得突破审批范围自行招生;不得突破计划招生。

  若发现违规现象,家长、市民可拨打监督电话,市教育局纪委、监察室电话分别为0731-84899756,0731-84899743;基础教育处电话为0731-84899710;学生工作处电话为:0731-84899712;民办教育处电话为0731-84899715。局长信箱网址:http://www.csedu.gov.cn/InterfaceZone/SubmitMail.aspx。学生家长在招考过程中发现违规行为,也可拨打本报热线96333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