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郭秀宏 :创新模式,推动“三个转型升级”
长沙磁浮快线采用PPP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达到了政府、社会、企业多方共赢的效果。该项目的PPP实践,具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资本率先发起、财政部门主动跟进等三个特点。除了PPP模式本身具有减轻政府负债、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激活社会资本三重效应之外,从宏观视野上该项目还具有深远意义,已经或即将带来“1+1>2”的社会效应。
推动全省产业转型升级。中车株机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列车,正是完全符合“智能、绿色、高端”理念和“中国制造2025”标准的两型产品。通过这个PPP项目建设,一方面可推动中车株机磁浮技术快速产业化,尽快推向全国甚至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另一方面,还将对我省产业转型升级起到“火车头”的示范带动作用。
推动长株潭城市群转型升级。长沙磁浮快线,把地铁、高铁、航空、高速公路、城市干道无缝连接起来,长沙因此成为实现与磁浮列车“空铁联运”的交通枢纽。“贴地飞行”的磁浮列车,无疑成为长沙乃至长株潭城市群一张耀眼的名片,对两型城市建设、长株潭产城融合发展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两型产业,都将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推动湖南财政管理转型升级。过去,财政投融资主要采用补贴、补助、奖励、贴息等方式,甚至直接参与到了市场竞争领域。现在我们要改变过去的传统思路,大力推进PPP、基金投资、股权投资、政府购买服务和第三方治理等新的财政支持方式。长沙磁浮快线的PPP示范,不仅有利于转变财政部门管理理念,而且有利于强化法治意识和契约精神,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http://hnrb.voc.com.cn/hnrb_epaper/html/2015-12/25/content_1048422.htm?div=-1)
[稿源:]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