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体富老两口搬新居 李德昌一家人“守乡愁”

07.02.2016  21:53

   编者按:

  一句句问候,一段段深情,习近平总书记与百姓手拉手、唠家常、问冷暖,与群众面对面交流互动,朴实真诚的话语关怀温暖了百姓的心窝。2016年春节前夕,人民网记者分赴多地,回访2015年度曾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期间面对面交流过的亲历者,回溯当时他们与总书记面对面的生动细节,展现他们一年来的生活变化。他们是亿万普通百姓的代表者,他们是为“中国梦”而奋斗的群像缩影。人民网今天推出“与习总书记2015面对面”系列报道第二篇《邹体富老两口搬新居 李德昌一家人“守乡愁”》。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拉家常。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来到鲁甸县小寨镇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询问家里吃饭、补助、收入等问题。新华社记者 张铎 摄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首次离京考察来到云南,看望鲁甸地震灾区干部群众,深入企业、工地、乡村考察。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让总书记牵挂的鲁甸受灾群众邹体富老两口、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回顾与习总书记面对面的情景,他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人民网记者近日赴当地进行探访。

  2月1日上午,云南鲁甸地区飘起了小雪,据天气预报显示,这里的气温是零下2℃,但对于当地群众来说,即便天气再冷,心里也是暖和的,因为在刚过去的2015年,他们搬入新居,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2015年1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鲁甸灾区甘家寨红旗社区过渡安置点,走进邹体富老两口和孙子住的帐篷,吃饭、补助、新房规划、收入来源……他问得十分仔细。总书记摸了摸棉被:“暖和不暖和?”又指着帐篷问:“都加厚了?”干部说,灾区群众都配了棉帐篷、棉被和电热毯。

  如今,让习总书记牵挂的邹体富老两口和其他群众一样,去年年底搬进了新居。90平米的二层小楼包含了2室1厅1厨1卫,客厅的墙面上悬挂着一大幅去年1月份习总书记前来看望二老时的合影:习总书记坐在邹体富老两口中间,一只手放在老人的手上,正在关切地问着老人。

  “总书记跟我老伴握了手,拍了照片,拉着我们的手问还有没有什么要求。”邹体富的妻子甘正芬老人回忆起去年习总书记来看望他们时的情景,至今心里还暖暖的。(由于邹体富老人听力不便,他的妻子甘正芬向记者讲述了这一年的变化)

  回顾这一年,甘正芬有说不完的话。她告诉记者,地震后,她和老伴在帐篷里面住了一年多的时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的帮助下,去年12月3号他们就搬进了新居,对这个新房,老两口很满意。“从地震到现在,我和老伴吃的米和油都是政府给的,我们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感谢全国人民的关心,感谢……”和记者聊天时,甘正芬老人一边说着这一年的变化,一边连连道谢。

  如今的鲁甸地区,一幢幢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路蜿蜒向前,一张张面孔笑逐颜开……焕然一新的乌蒙大地上,邹体富老人所在的鲁甸甘家寨红旗社区里,白墙青瓦的小洋房一一顺序排开,有两层的,也有三层的,家家户户门口挂着红灯笼,张贴着红对联,十分温馨和睦。

  2016年1月1日19时,央视“新闻联播”首播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的2016年新年贺词。细心的观众注意到,2015年年初,习总书记赴云南考察,与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一家座谈的合照赫然出现在总书记办公室的书架上。

  位于洱海之畔的古生,是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刚改造完工不久的进村主路,由水泥路变成了石板路。在路旁的,是小桥流水和白族民居,到处是一幅和谐景象。春节将至,村民李德昌在自家大门口贴上了一幅“近水白家春光好,平凡绿野故事多”的对联。习总书记造访家中的照片,端正地摆放在堂屋内。

  “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一年多时间过去了,48岁的李德昌经常会把当时用手机录下的总书记话语拿出来听。手机里的微信头像,用的也是习总书记到访的照片。

  2016年1月20日,是习总书记到访一周年的日子,李德昌与家人自发举办了一场纪念活动。“我邀请了相关领导、乡里乡亲、老老少少到家里来做客,听听咱们大理的发展和洱海的保护,给大家讲讲这一年来我生活的变化。”按他的话说,20日那天,他记得比自己结婚纪念日还清楚。“我永远记着这个日子,每年都要办。”

  要说李德昌家这一年来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原本还有些幽静的农家小院,现在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目前已有超过16万游客到访过。“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都有全国各地甚至外国的游客到家里来参观,多的时候一天要来三、四千人,平均每天也有八百多人。”李德昌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来访者名录说道。

  由于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李德昌也辞去了供电所的工作,以种田和镇上的补助维持家用。“大家来家里作客,肯定得好好招待,让大家好好看看我们的白族民居。”

  有人给李德昌提议合作开一家客栈,或是做餐饮,甚至有人愿意出高价在他家住一晚,但都被李德昌拒绝了。他说,如果那样的话,就感受不到总书记说的那种乡愁了。

  “一年来,不光是我家的生活更好了,村里实施了电路改造、污水处理后,也变得更漂亮了。我们一定会保护好洱海,今后的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火,盼望着总书记再来我家做客!”在总书记“立此存照”的洱海边,李德昌很有信心地说道。(记者虎遵会、薛丹)

[编辑: 李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