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差》,奏响温情乐章
图为李胜利提着煤油灯给百姓送信的一幕。□唐骏 摄 |
话剧,一门主要以叙述手段为主的舞台表演艺术。邮差,藏在人们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绿。二者结合在一起,会造成怎样的视听冲击?6月12日晚上,湖南大剧院上演了一部温情而精彩的话剧——《邮差》,这是由长沙话剧团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湖南省分公司联合打造的,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在长沙的街头巷尾,人们争相传说着《邮差》,对从身边匆匆而过的投递员投去敬佩的目光。
“你有多久没有提笔写过信了?还记得上次收到书信是什么时候吗?最珍贵的那封信是谁寄给你的?这些话题用话剧来反思,勾起了我们很多情思。”市民张信看完话剧颇为感慨地告诉记者。
市民刘先生则说:“话剧让我想起了童年。小时候,由于妈妈在外地工作,那时候最期盼的就是门口响起的一串铃声和邮递员叔叔送来的信。”
话剧《邮差》通过投递员李胜利平凡、朴素而又光辉的一生,向观众演绎了一个关爱传递、责任延续的故事。故事所涉及的时间从1945年延续到2015年,跨度70年。话剧以70年的时空艺术,再现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和中国优秀文化基因的代代传承。
《邮差》讲述的故事分为3段。第一段是话剧主人翁李胜利和养父老李之间的故事。邮递员老李赶到医院来给李胜利妈妈送李胜利爸爸阵亡通知的时候,正巧赶上李胜利的出生。李胜利妈妈自此不起,便诚恳地将李胜利托付给了前来送信的老李,老李收下了李胜利,并将他抚养成人。这段故事发生在1945年到1960年,李胜利在老李身边成长为15岁的少年。
老李送信的那个年代,我们很难想象出在山里送信条件会有多艰难。除了他,没人能送了。等到胜利渐渐长大,老李知道,能够接自己班、担此重任的,只有胜利一人。1960年,老李在饥累交加中倒下了,在他临终前,胜利答应了他最后的请求,继续从事送信的工作。
到了1965年,话剧的第二段故事开始了:胜利遇见了他命中注定的爱人——张燕子老师。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在“文革”期间,他们被迫离了婚,可是胜利就那么等着,一天一天送着他的信,一天一天等着他的爱人。“文革”结束后他们复婚了,燕子生下了他们的女儿,然后去世。胜利没有再看过其他女人,仍旧日复一日送着他的信,把女儿抚养成人。
话剧的第三段便是胜利和女儿欢欢的故事,从1978年至今。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人的成长,以及改革开放以来邮政事业的迅速变迁。然而,不管时代如何变迁,胜利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一辈子爱他的事业就像爱他心爱的女人一样执著。
故事婉转起伏,舞台音乐也紧跟故事的发展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激荡人心,震撼着观众的灵魂,现场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来自长沙的观众黄晚红说:“看到胜利晚上提着煤油灯给村民送去村民女儿寄来的信时,我流泪了,因为他太敬业了。”来自怀化的投递员观众杨国荣说:“我要感谢邮政、编导和演员,话剧真实地展现了我们投递员的工作,让我看到了忠诚铸造了我们投递员的灵魂,投递员用爱心赢得了群众的尊重。”
本剧编剧张菁在创作过程中专门前往湖南山区,跟着山区投递员体验生活,深刻体会到山区投递工作的艰难。山里居民都住得很分散,常常是这里一户、那里一家,村庄之间也隔得很远。山里很多地方都没有现成的路,都是投递员自己走出来的。他说:“《邮差》讲述的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他可能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从时空意义上讲,他又可能生活在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脉络里,无数像他一样的人所坚持的,就是我们最强悍的民族精神。他们一生就做了一件事,比如送信,这件事情很普通,可贵的就是他们每一天都在专注地做这件事,一做就做了一辈子。量的积累引起了质的变化,平凡也就升华成了伟大。今天,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里,这样踏实肯干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变得没有原则、没有信念,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创作了《邮差》,不只是为了怀旧,我们要让更多人知道,当今中国缺失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
《邮差》的演出,引起了很多观众对于书信美好的回忆,让人在话剧里与遗失的美好重逢。话剧还通过戏剧传递出一种精神力量,将投递员李胜利的人生经历和中国近代史这两条线索穿插进行,勾勒出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李胜利的一生像是一面镜子,在时代更迭之中,映照出不变的工作基调与职业信仰。这个话剧更像一篇乐章,在人生际遇嬗变之中,奏响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时代主旋律。
演出现场,湖南省分公司在湖南大剧院3楼大厅,设置了一个醒目的大型邮筒。观众凭入场券可领取一张特制明信片,通过明信片来传递真情、传递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