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看洞庭天下翠
热点话题谈心录⑫
遥看洞庭天下翠
——我省如何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俗话说:“城有水则秀,居有水则灵。”说的就是一座城市的兴盛离不开水,群众高品质的生活也离不开水。洞庭湖水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沿湖上千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更对维系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14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以来,为保护洞庭湖“一湖清水”, 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湖,我省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四大任务标注“硬指标”
洞庭湖最大的优势是水,最大的问题也是水。洞庭湖曾经面临“房前屋后都是水,就是不能喝”的窘境,水环境治理成效成为检验生态经济区建设成效的关键。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我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施引水、蓄水、活水、清水、防水、节水“六水”联动,将“保障”“防治”“修复”“安全”四大任务作为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硬标准、刚要求全力推进。
一是保障水资源。着力实施引江济湖等工程,重点对长江入湖的四口水系进行综合整治,确保枯水期长江入湖流量达到500立方米/秒左右。
二是防治水污染。力图实现所有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河湖沿岸禁养区退出规模化养殖。规范河流、湖泊、水库、公共水域围网养殖,全面禁止投肥养殖。加强工业污染源排查,严控不达标排放行为。
三是修复水生态。着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江、河、湖自然水力联系恢复畅通。对湖区内湖湿地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一批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统筹推进血防设施建设,降低血吸虫病感染风险。
四是确保水安全。突出湖区堤防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完善防洪治涝工程体系,基本达到防御1954年型洪水标准,着力重塑洞庭湖大水脉,推进河湖连通,强化控污减排,修复湿地生态,不断提升洞庭湖水资源配置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为建成全国大湖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坚实基础。
十大工程形成“活循环”
在洞庭湖水域,部分水利工程由于年久失修、沟港河渠淤塞严重,越来越多的内湖“鱼塘化”,湖区垸内水系联结通道被切断,水流不进、流不动、留不住的问题日益突出,曾经的“纵横通衢”,现在却面临“死水一潭”的境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活化水系、改善水质,恢复水域、修复生态,我省重点推进四口水系综合整治、湘北水资源配置、河湖连通、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重要堤防加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城乡生活污染治理、特殊水域与湿地保护、血吸虫病综合防控等十大工程,采取疏浚河道、严控污染、新建水资源利用工程、推进血防设施建设、加强湿地保护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恢复和稳定枯水期长江入湖水量,让洞庭湖外湖和垸内沟渠之间水系形成一个 “活”循环。
比如,沅江市就通过“河湖连通”连出了一片新天地。沅江市中心城区被沅水、资水环绕,有5个内湖,分别是后江湖、蓼叶湖、下琼湖、上琼湖、石矶湖,五湖水域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以前这五湖都是“各自为政”,一下雨就涝,不下雨就旱,整治也只是单个湖的疏挖、除险,缺乏通盘考虑、综合治理。如今,通过实施内湖连通、两江并接、水质改善、环湖景观等工程,城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五大行动营造“绿家园”
近年来,受江湖关系、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洞庭湖水面萎缩、生态恶化、发展滞后等问题逐渐显现,曾经的“八百里洞庭”在低枯期水域面积仅500平方公里左右。为重现“浩浩汤汤”的洞庭美景,还老百姓一个“青山绿水”的美丽家园,2016年3月,我省在益阳市召开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五大专项行动启动大会,正式启动实施沟渠塘坝清淤增蓄、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河湖围网养殖清理、河湖沿岸垃圾清理、重点工业污染源排查五大专项行动。
今明两年,我省在洞庭湖区将通过对沟渠塘坝清淤疏挖、对养殖场实施生态化改造、对河湖沿岸垃圾全面清理等管理措施,在湖区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大扫除”,充分调动社会和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力争通过集中整治,基本消除养殖污染和垃圾污染,严格控制新增污染,明显遏制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构建水清岸绿的垸内沟渠生态活水网,有效改善湖区生态环境,确保湖区有干净的水、有清洁的空气、有放心的食物。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抓住长江经济带和环洞庭湖经济带建设的机遇,积极推进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保护一湖清水,发展一方产业,造福一方人民,一定能让历经沧桑的“母亲湖”恢复生机、重现活力,再写“八百里洞庭美如画”的宏伟篇章。 (供稿:省委宣传部 执笔:刘亮亮 指导:马纯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