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让运行更高效 长沙机场航班正点率位居全国前列

27.09.2017  06:41

  中新网长沙9月25日电(通讯员 寇冠乔)建立航班运行保障监控机制,对典型延误航班进行重点管控;投入使用400M数字集群通讯系统,机场运行通讯模式有了质的飞跃;引入“人脸识别系统”,安检核查时间由30秒缩短至2秒……今年以来,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以下简称“长沙机场 ”)依靠精细化管控和“互联网+”科技,航班正点率明显提升。

  根据民航航班正常统计系统数据,长沙机场8月份航班正点率达80.58%,环比上升18.97%,在全国27家千万级客流量机场中排名前列。9月1日至22日期间航班正点率达86.65%,在全国27家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三,中南地区排名第一。

  据了解,长沙机场停机位目前仅有58个。为在相对受限的地面运行环境下提高航班正常放行率,长沙机场运控中心改变传统做法,实行放行正常率工作目标上墙并动态展示,形成目标指向力;同时建立航班运行保障监控机制和航班运行保障效率评估、约束处罚机制等。对典型延误航班更是进行重点管控,设置专人监察、提醒保障单位及时按照作业标准时间完成保障作业。

  机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协调调度。长沙机场供图

  “各环节、各流程间相互支持、协同,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半年以来成功将400余架可能放行延误的航班扭转为正常航班。”长沙机场运行指挥员谭娟说。

  此外,长沙机场还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机场”,逐步解决日益复杂的运行状况和航班延误频发等问题,为旅客出行带来便利。

  今年3月,长沙机场投入使用的400M数字集群通讯系统,可实时监控保障进展,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机场运行通讯模式有了质的飞跃。无线站坪调度系统(湘当准)上线运行,机坪区域123个监控设备升级,实现机坪区域监护数字化管理模式。两次双跑道运行大数据分析,优化了机位分配,与空管共同修改放行间隔,有效提升了机场运行效率。

  依托最新科技,旅客登机也更为便捷。长沙机场安检引入“人脸识别系统”,核查时间由30秒缩短至2秒;在2个登机口新增自助登机门设备,人均只需5秒即可扫描登机牌进入廊桥;推出值机、安检、登机、舱门口二次复核全流程无纸电子通关,旅客乘机流程更便捷。

  据悉,为提升航班运行设施保障,长沙机场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机场东扩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已展开;T1航站楼正在进行提质改造,预计明年投入使用;长沙机场AOCC(机场运行控制中心)已试运行,正式运行后机场和各驻场单位之间将实现大数据信息共享。(完)

【编辑:向文聪】